2015年,在貴州一場互聯網大會上,馬云語出驚人,“未來的核心資源是數據,而不是石油”。
十年之后,馬云的“預言”成了“寫實”。
攜程沒有一家酒店,拼多多沒有一間工廠,美團沒有一位廚師,滴滴沒有一位出租車司機,卻分別成為了改變酒旅、零售、餐飲、出行行業最為重要的頭號變量。
共性的答案就是數據。
上述平臺基于數據挖掘,把原本無序混亂的供需兩端,精準對接起來,交易產生,價值釋放,也摸索出了To C(比如美團的外賣傭金收入來源于用戶支付的外賣費)、To B(比如美團的廣告收入)并行的商業模式。
當基本的衣食住行供給飽和、產業成熟之后,下一塊亟待挖掘的數據金礦在哪里?
運動是必選項。
這一群體規模宏大。作為滲透率最高的運動品類,據艾瑞估算,中國核心跑者和大眾跑者總計高達4億人。
而且氪金能力強勁。尼爾森發布的《中國馬拉松人群與消費洞察報告》顯示,中國跑者平均支出已經超過11000元。
正如衣食住行一樣,在運動行業,改變行業的關鍵變量,同樣將是互聯網平臺。
作為中國份額第一的運動健身平臺,Keep如今也正在跋涉數據之海——在左側對C端用戶延長服務半徑,反哺于用戶增長和數據留存,比如切入馬拉松領域;又在右側基于海量數據,尋找B端變現的更大機會。
這個價值鏈伸展的過程,和美團、拼多多、淘寶等并無二致。
正在跨越數據之海的Keep,能否像美團、拼多多等一樣,基于數據價值的挖掘,以To B商業模式再造Keep?
一
重押馬拉松,Keep“跑”進4億“人海”
2024年,Keep成了馬拉松賽場上的“常客”。
自稱“馭風者”的資深跑友辛巴,在蘭州馬拉松現場第一次和Keep有了接觸,“綁定設備Keep就送個便攜鞋包,挺攢勁!”
“狂刷”馬拉松,已是Keep的長期戰略——今年3月發布的Keep APP 8.0版本中,Keep重點拓展了戶外運動場景,開啟了從室內走向室外、發力戶外運動、深耕專業馬拉松的戰略新航向。
根據計劃,Keep2024年要與全國150+馬拉松賽事達成合作,而2023年,全國規模性馬拉松賽事不過700場,這意味著Keep的覆蓋率將逼近四分之一。
作為初來乍到的新玩家,Keep入場,要做增量。
比如,通過線上馬拉松形式,豐富供給,擴容生態。
這對屢次抽簽不中的新跑友爾夏,堪稱雪中送炭。
對馬拉松,她有執念, “跑步就像苦修,馬拉松相當于朝圣”,但中簽率過低,擋住了爾夏的“朝圣”之旅。
最近半年,大型馬拉松的中簽率紛紛跌破10%,無錫馬拉松中簽率更是低至3.5%以下。
六次抽簽,一次未中后,爾夏等不及了。
5月底,她在Keep上參加了蘭州馬拉松半馬線上挑戰賽, “這是我的首馬,云端朝圣達成”。
如今的爾夏甚至覺得,線上參與也有獨特好處,“省時省力省錢,隨時隨地比較自由”。
爾夏并非個案。盡管2023年,中國規模路跑賽事的總參賽人次擴容到605.19萬,是2022年的10倍以上,但比起中國4億跑者來說,線下馬拉松的容量還是過于逼仄。
而Keep入局推動線上馬拉松,一來擴大供給,做大馬拉松生態,解決馬拉松比賽的供需錯位,二來也能反哺于自身的拉新、留存和用戶結構的完善。
Keep招股書曾披露,其女性用戶占比58%,30歲以下用戶占到80%,而馬拉松參賽者六七成為男性,且30-50歲的中青年跑者占比七成。上述群體和Keep現有用戶互補,拉新效應顯著。
當然,作為一款大眾健身APP,Keep不僅盯著專業跑者。
《2022年大眾健身行業與消費研究報告》顯示,跑步已經連續多年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運動,參與率高達61%。全民跑者已經超越4億,Keep志在通過馬拉松賽事和、跑步課程和內容,去撬動4億的大眾跑者。
供給擴容之外,還有服務升級。
馬拉松作為專業運動,多個流程存在痛點。比如賽前,非專業跑者少有機會接受專業訓練,面對高強度的馬拉松,輕則半途而廢,重則受傷等;跑步過程中還容易跟丟官方配速員;多個賽事馬拉松成績無法匯總歸一等。
針對上述痛點,Keep給出了串聯閉環的新解法,覆蓋賽前訓練、數據接入、設備打通、路線規劃、官方組隊、實時榜單等全鏈條。
爾夏就是受益者之一。
此前,爾夏作為非專業跑者,跑程距離多在5-8公里區間。能否完成半馬,她很是忐忑。為此,她在今年4月中旬就購入了Keep的半馬計劃訓練項目,訓練內容包含基礎體能提升、跑者力量、長里程適應等。
訓練不到倆月,效果極為顯著。5月底的線上半馬賽,她竟超預期跑進了2小時20分。
接下來的吉林馬拉松比賽,爾夏期待解鎖Keep的新功能,“在線約跑,跑前和朋友們對一下表,一起在Keep GoGoGo”。
資深跑者辛巴,則對Keep的成績數據一站匯總青睞有加,“過去每次成績出來,就曬個朋友圈作為紀念,但沒有形成一張完整的成績單。”
而Keep解決了辛巴的遺憾。如今已有10萬馬拉松用戶主動在此上傳記錄,2023年最高的一場賽事中,線下用戶使用Keep完賽的比率達25%,破三選手占比高達30%。
此外,辛巴熱愛旅行,每到一地,習慣跑步打卡。
Keep目前已有戶外運動路線超10萬條,預計2024年可達500萬條,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 “這個對我也很友好,不用費勁設計線路了。”
綜上,Keep入局馬拉松的姿勢很是清晰:一是提供增量,基于平臺和技術能力,提供傳統賽事沒有覆蓋的增量服務。二是優化存量,串聯完善馬拉松賽事的全流程體驗。三是提供分層“陪跑”服務,針對不同階段跑者,匹配專業內容和課程等。
服務深度的提升和服務邊界的擴展,有望提升用戶粘性和付費轉化。財報顯示,2023年,Keep每名虛擬體育賽事付費用戶平均收入在2023年再創新高,與2022年相比增長超過30%。
重押馬拉松之后,Keep完成了室內和戶外全運動場景的拼圖,也打破了用戶性別和年齡的壁壘,走向全域用戶。
二
“廣深精” 跋涉數據藍海
作為大眾參與度最高的運動品類之一,馬拉松和跑步運動的“含金量”同樣驚人——站在了大眾高關注度、高美譽度、高參與度、高消費度的黃金分割點。
QuestMobile發布的《2022中國跑步運動行業大報告》顯示,跑步人群中的核心跑者來自高線發達城市的中青年、高知白領,這一群體消費力強勁。
另據東北證券預估,2025年,馬拉松賽事衍生經濟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與馬拉松關聯最為密切的是跑鞋品類。《2024年抖音跑鞋趨勢洞察報告》顯示, 2月跑鞋銷售額同比去年激增119.5%。
當下,特步、安踏、李寧、喬丹等頭部品牌集體加注跑步賽道。
不過,過去跑鞋的馬拉松營銷場景比較單一——比如買跑手、買跑鞋上,只關注少數種子選手,與大眾跑者的跑步場景融合較為單一。
而Keep從日常訓練、到賽前準備、賽中服務、賽后數據匯總等,全鏈條與跑友們親密互動,品牌營銷可以順勢而為,作為“解決方案”,代替赤裸裸的硬廣,無縫嵌入全場景中,營銷含金量更高。
比如,Keep基于用戶的身體狀況和跑步水平,推薦專業跑鞋等,同時,也有很多跑者在Keep自發通過圖文、視頻種草等,專業推薦+口碑種草,有望實現品、效雙贏。
除了運動品牌對口營銷之外,互聯網公司、食品飲料、醫藥保健、金融行業、汽車、餐飲等行業,也是馬拉松和跑步賽事贊助的重頭戲。
比如,今年6月2日,Keep的“城市K馬”開跑北京活動中,就吸引了多個行業的贊助商,包括特約贊助味好美,行業贊助中國建設銀行“惠懂你”APP、美的品牌,合作伙伴京東健康、倍至、粒刻,活動支持商MBT、UNNY、李寧YOUNG、李未可等品牌共同舉辦。
馬拉松和跑步垂類的B端變現機會,只是展示了Keep數據庫的一角。充分挖掘數據價值,要邁過以下關卡。
首先,用戶基數要大,消費力要強,具備較高“含金量”。
調查顯示,頻繁健身人群中,80%屬于中高收入群體,消費能力強。而在戶外運動參與群體中,90后成為最大消費群體,占比達到36.1%;其次為80后群體,占比32.5%。
上述年輕中高收入群體,是品牌們的最愛。
其次,用戶粘性要高,對平臺信賴度要強,才能保證較高轉化率。
通過課程、打卡、激勵體系等,Keep與用戶建立了長周期的緊密關系。2023年,70萬名用戶在Keep一起完成了1.3億次打卡,全年累計用戶動態點贊超過40億次。Keep除了手握3000萬高粘性月活用戶外,還有kol、koc群體,構建其豐富立體的內容體系、營銷生態。
此外,用戶數據維度要全。
以馬拉松用戶數據為例,Keep是唯一在用戶個人信息、報名信息、運動信息、跑鞋信息、多品類課程供給上,實現全覆蓋的運動健身平臺,在數據的廣度和深度上都領先行業不少。
而且,為了打破數據孤島,Keep除了接入旗下智能硬件與運動裝備外,也引入了第三方數據:智能穿戴方面,接入華為、小米、OPPO、Apple等近30個品牌;裝備方面,對接了李寧、Nike、安踏、特步、喬丹等超40個品牌不同型號的跑鞋,幾乎把頭部品牌一網打盡;同時,用戶亦可通過Keep平臺記錄包括永久、喜德盛、GIANT在內的50+自行車品牌的運動數據。
從這個維度來看,Keep正在成為運動健身行業的數據中樞。在數據價值充分挖掘后,Keep又能升級為產業路由器——向前捕捉C端用戶的精準訴求,向后又可反哺、賦能B端品牌。
數據場景也要足夠細分,可打標簽,品牌才能精準營銷。
目前,Keep已將運動記錄品類擴展至60多種,課程內容也分門別類,既有大眾的跑步、瑜伽、跳繩,還有針對特定部位的臀腿、腰腹、肩背訓練,以及相對小眾的五禽戲、八段錦等。
場景越具體,用戶訴求越清晰,營銷價值含量就越高。
爾夏還記得,有段時間她計劃減脂,就在Keep輸入基礎信息和個人訴求,生成了飲食計劃,Keep順勢給她推薦了蛋白棒套裝,“我立刻就入手了”。
這就是“廣深精”數據的價值。
三
B端氪金,再造Keep
拆解營收結構,可以看出,Keep目前含C量較高,含B量尚待提升。
當下,Keep營收分為三塊,自有品牌運動產品、線上會員及付費內容、廣告及其他。其中,To C模式的自有品牌和會員付費,占據了營收大頭,2022年和2023年占比都在九成以上。To B的廣告模式占比則相對較低。
Keep如何把其“廣深精”的數據在B端變現?To B模式有沒有可能再造Keep?
先從行業賽道來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1—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1%。而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3.8%,是社零大盤增速的4倍左右。
于此同時,整個大健身賽道的前景也廣闊,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印發的《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目標,到2025年推動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達到3萬億元。
另據國務院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預計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2025年要達到5萬億元 ,年均增長率預計高達12.8%,遠高于GDP大盤增速,是地道的風口行業。
為了抓住高增長紅利,品牌在營銷上集體提高了預算。
以安踏為例,其2019年市場營銷開支為36億元,到2023年飆漲至51億元。同期,李寧的銷售及經銷開支達到90.8億元人民幣,同比更是猛漲24%。
雖然預算高了,但ROI要求也高了,品效合一成為共性追求。
而與海量用戶長期“親密接觸”的Keep,站在了消費訴求和市場趨勢的瞭望塔上,發布數據報告,識別行業大勢,都可以反哺B端品牌、識別新機會。
這一數據反哺路徑,在品牌上新層面尤為必要。此前,尼爾森曾有過統計,中國市場的新產品成功率只有5%。過去,一眾運動服飾品牌都品嘗過上新失敗、庫存高企的苦果。
以上種種,正是Keep 在B端變現增收的機會。
而且,如前文所述,Keep“K馬”等活動的合作品牌,并沒有局限在狹隘的運動鞋服領域。從這個維度來看,其數據價值和B端變現的潛力目前只釋放出了冰山一角。
未來Keep To B商業模式的潛力有多大?不妨類比一下美團、拼多多。
2019年時,美團的To B廣告收入,尚且不及To C的傭金收入的四分之一;四年多過去,美團廣告收入從單季20億,飆漲到驚人的103.91億元,達到了傭金收入的一半左右。
拼多多的路徑也極為相似。
2019年,拼多多全年的在線營銷技術服務收入為268.1億元,而這一規模,甚至不及2024年單季度營銷收入——高達424.56億元,對公司營收大盤貢獻率接近一半。
對比同樣依靠數據變現的美團和拼多多,Keep未來通過B端服務實現的收入,將大有可為。
與此相對應,Keep電商板塊,將來也未必還會固守自營路線,不排除開放第三方品牌入駐的可能性,一起做大盤子,把用戶價值最大化,同時縮短品牌廣告到銷售轉化的路徑,真正實現品效合一。
如此一來,Keep營收模式更為均衡,利潤表現也會同步優化。
涉過數據藍海,To C、To B雙線并行,Keep正待新生——畢竟,互聯網行業,從來不缺質變。(文中辛巴、爾夏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