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SARS爆發期間,我和Jenny(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瑋)都在中國,當年的情況和現在不太一樣,那時候經濟結構偏向于傳統,互聯網公司的生意整體來說更偏線上,牽涉到線下會比較少。不管是百度、騰訊、還是盛大、攜程,更多地激發了大家去線上消費,整體的線上業務是利好的。
但今天的互聯網行業,線上跟線下的結合越來越多,打車、共享單車這樣的出行企業就不用說了,甚至機器人等企業,也因為硬件跟供應鏈緊密相關而受到影響。所以在我看來,和2003年相比,2020年的疫情對創業公司和整體經濟的影響會更加實質一些,尤其在接下來的第一、二季度。
疫情發生后,大家都很關心在湖北武漢等地區受影響的人群,各省各市的醫護人員紛紛出征,有能力的同行也在積極捐款、組織尋找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我們GGV在這方面也做了努力,捐贈了一筆費用來支援湖北省慈善總會,也聯合我們的被投企業在東南亞印尼、新加坡找到了不少醫務貨源,通過阿里菜鳥的協助送到了疫區。
其實在這個時間點,大家難免會在網絡上對眼下的狀況有一些討論或猜疑,但其實越是困難的時候,越需要大家同心協力,做自己能做的事去幫助疫區,幫助被投企業和更多面臨困難的創業公司。這段時間我們一定要打起精神,快速把目光聚集到疫情之后的行業發展上來。
上周開始,我們GGV的投資團隊同事們開始全面去深入了解被投企業的情況,去了解目前的形勢對于業務、收入、現金流的影響有多大;GGV投后團隊組織了很多在線課程,邀請了各領域的專家去幫助被投企業從不同方面來應對疫情。近期我在跟進的7-8個新項目,里面有2-3個也是偏線下的,顯然會受到影響,這種情況下我們將拉長觀察期,觀察疫情對它的業務實質影響有多大,也會更重視CEO和團隊在逆勢之下的應對能力。
2003年SARS時期阿里、騰訊這類大企業的措施值得我們去回顧、去探討,包括人員優化、薪酬調整、團隊團結。在這樣緊要的關頭,措施做的好,會更好地增強團隊的凝聚力,而一旦處理不當,可能公司就散掉了。
所以,2020年接下來創業者該如何生存?
如果讓我給一些建議的話,最重要的宗旨是:企業要先保命。
根據疫情可能帶來的影響,創業者應當計算現金流,并且做好未來的少則三個月、多則至少半年融不到錢的準備,然后基于保證生存的場景再去重新做預算。具體怎么做呢?
第一,優化成本:
適當主動優化人員,讓最核心的人留下來。雖然這個時候談人員優化似乎不妥,但對于那些活在生死邊緣的企業,就不得不狠心做決定。而主動優化的原因是如果你不主動,就只會被動,優秀的人才會觀察公司的經營狀態,甚至可能會在狀態不佳的時候選擇離開。
優化薪酬,原則是盡量拉長公司的資金跑道。大部分創業公司的創始團隊和管理層應該領頭做一些薪酬的調整,可以是短暫的三個月或者半年。
第二,預設未來可能面臨的場景,設置你的PlanA、PlanB、PlanC。
在未來的2-3個月當中,疫情的進展會讓公司面對各種狀況。不同的企業、行業的受影響程度不同,受影響周期有長有短,因此,每個企業要針對自有的情況來做判斷,來做場景的ScenarioPlanning。
而疫情過去以后,人們的消費、出行等等行為還是會有一定的陰影,無法馬上恢復。在可能第二季度或者第三季度經營狀況才能復原的情況下,企業一定要理清楚疫情對現金流的業務的影響,這是每個企業都應該做的事情。
以上種種調整,目的是為了公司活命,因為在未來的三個月、半年,期望能融到錢,我覺得是非常難的,所以創業公司應該理性地下判斷,基于現有的資金,來計算公司能夠存活多久。生存下來是第一,能夠在危機中生存下來就是好漢,就是未來的贏家。
疫情之后,更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是大眾消費行為的變化。這是一個更長期的問題,我覺得值得所有創業公司去思考:疫情之后人們的消費行為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在危機中如何去尋找或者捕捉下一波的機會?這是值得大家去探討的關鍵。
疫情把大家困在家里,線上流量正在重啟,但也要辯證地去看線上流量的價值。
在線教育與在線娛樂等以在線內容作為業務的公司,在線的使用率提升,線上消費也有望提高。SARS時期的百度是一個特別的案例,我記得2001年百度正式開始嘗試做自己的門戶網站,當年8月份發布了Beta版的搜索網站“Baidu.com”,從提供后臺技術的企業服務業務轉為面向公眾獨立提供搜索服務。
經歷了2002年的技術升級,2003年SARS期間,百度爆發了新的增長,baidu.com搜索流量較2002年增長了7倍,超過谷歌,成為了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3年,百度的整體收入更是快速增長,但因為當時整體互聯網廣告收入業務體量還很小,線下廣告疫情下更往線上廣告遷移,跟今天情況很不一樣。
如今的互聯網廣告消費體量和17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而且,雖然運營數據會有新增長,但因為廣告主的投放量也受到了影響,偏向廣告業務方向的企業,廣告價值可能會下降。所以創業者在當中要做一些適當的平衡來管理收入,也要在產品和技術上對業務做不同的優化。
當然,偏向用戶端的消費會是利好。因為大家都呆在家里,使用移動設備的時間提高了,但短期的時間紅利未必能帶來長期的留存,隨著疫情緩和,大家恢復上班、上學,時間紅利將會消失,相對來說是不可持續的。
但這段時間里大家更愿意去嘗試新的軟件,時間紅利對拉新是有幫助的,創業者應當立刻去挖掘一些更加新鮮的用戶消費需求,把用戶真正留存下來,這也是要比拼創業公司的產品、服務、內容能力了。
此外,對醫療行業創業者來說,遠程問診的用戶習慣或許能夠被帶動起來,醫院的數字化管理也能被正向推動;由于大家會更習慣于遠程辦公,企業主的線上消費意識便會被強化,這會促進中國企業的信息化。
疫情對有上市計劃的創業者也會有影響。接下來這1-2個月,IPO會有些艱難,創業者無法到處路演,但是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初影響應該不會太大。SARS之后,2003年12月攜程上市,所以創業者也可以抓住疫情后的消費實現反彈。
疫情對VC行業是否有影響?我認為是間接影響。如果主要投資的領域是消費類、零售類,那么基金受到的影響是巨大的。2019年本身就是“寒冬”,2020年只會加劇VC行業的洗牌,強者愈強,弱者可能會被淘汰。
實際上VC是一個習慣于遠程辦公的行業,尤其GGV的辦公室和團隊遍及全球,過去我們也經常借助遠程工具來辦公。GGV現在5個辦公室、80多位同事,一直在用微信語音、ZOOM這些產品去討論問題。
疫情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出手?會。會不會導致我們不出手?不會。
未來的三個月里,疫情的影響將使VC投資人們的調研能力下降,無法去跟創業者當面聊、跟高管碰面,無法觀察創業企業的辦公場景、客戶狀況,投資效率會受到一定影響,也會拉長我們對項目觀望的時間,但真正好的企業是可以脫穎而出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GGV來說,我們會更多地去考慮疫情對項目的影響,然后去觀察企業的應對措施。往往危機背后一定會有機會,看團隊和CEO怎么去應對,怎么去思考危機中的問題,這是我們格外看重的。
在我們針對被投企業的調研當中也看到,絕大部分企業在未來一兩年內的現金流都是足夠充裕的,只有極少數企業在未來半年的現金流比較緊張。還有一部分企業業務相對利好,它們大多是與線上流量有關,教育、娛樂等,這也說明雖然疫情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我們還是應該對未來保有足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