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發展的同時,賺錢的行業也在瞬息萬變。從制造業、房地產,再到電商、短視頻等等,時代的紅利被一波又一波的創業者們收割著。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有一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
那么在2021年,如果能夠找到未來的風口、順勢而上,就可以更快更好地實現創業中自己所期待的目標。既然如此,這個未來的大方向,究竟在哪里呢?
在風涌云起的市場大環境下,“三農”是如何突出重圍,成為新時代的新風口?
利好政策不間斷,潛力巨大
眾所周知,2021年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鄉村振興,在今年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鄉村振興被作為國家戰略主題,是實現我國走向現代化,進入中等發達國家的重要方法。最近幾個月,相關領域更是利好政策連連。
5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印發《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2021年)》的通知,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現代種業、現代種養業等13個重點產業和領域。
6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加大金融資源投入。
7月,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發布2021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提出包括糧食生產發展、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種業創新發展、畜牧業健康發展、農業全產業鏈提升、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9方面35條具體措施。
在國家支持下,鄉村振興無疑就是往后幾十年最大的風口。專家表示,隨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推進,農業農村領域能夠釋放出巨量的消費和投資需求,農村可騰挪的空間、可投資的領域、可激發的動能巨大。
創投市場火熱,機構紛紛入局
從直觀的角度看,社會資本、金融資源的引入,讓“三農”領域的企業在創投市場上的表現也異常活躍,6月以來,融資成功的好消息紛紛傳來。
農業服務平臺“農兜”獲得千萬元級Pre-A輪融資,由艾格資本旗下揚州疌泉農業投資基金獨家領投。公司運用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在滿足農業生產者的科技、信息、生產性社交和服務需求的同時,幫助上游企業提升農業投入品的營銷及服務效率。
智能農田作業機器人“中科原動力”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公司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為農機賦能,使其具備全晝夜無人化精準作業能力,提高農業效率。
農業農村數據平臺及應用服務商飛未信息完成億元B輪融資,公司主要從事農業農村數據應用及信息化服務,參與農業農村領域多個國家級數據庫建設及標準規范制定工作。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農業領域的企業家們抓住機遇,通過創投市場為企業發展賦能,以實現快速發展;創投機構看中“三農”賽道,積極布局,收割紅利。
“三農”領域企業在創投市場的活躍,也帶動實體企業的正向發展,更多的資源導入,協同國家政策,帶動農業走向更遠。
結語
“民以食為天”,農業作為第一產業,關系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如米面油看似傳統,但在日常生活中,消費頻率最高、市場容量巨大。
伴隨消費升級、互聯網及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的滲透,如今的農業已然可以向多方位的方向拓展,有了新的上升趨勢。時不待我,政策吹響了“號角”,行業進入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