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結束不久的新春佳節,廣州、揚州等多個城市都為市民舉辦了無人機表演,增添節日氛圍。在今年初,全國第一項關于低空經濟產業的法規,在深圳正式實施。由此,無人機相關的產業,也逐漸走向正軌。
這幾年,無人機產業成了香餑餑,不少企業聞風而來。2022年,化工企業永悅科技就跨界到無人機賽道,企圖分一杯羹。
跨界沒多久的永悅科技,就鬧出了大烏龍。永悅科技先是拿下了價值3億元的天價無人機訂單,但隨后這份銷售合同就化為烏有。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原本在資本市場上屬于小透明角色的永悅科技,因為3億規模的無人機訂單走到了大眾視線范圍內。在資本市場的審視下,永悅科技近年來的經營成色暴露得相當徹底。
在化工主業上,永悅科技正走著下坡路。首先是虧損幅度逐年擴大,企業的財務狀況不容樂觀。其次,永悅科技的盈利能力明顯落后于同行,成長力不足 。最后,雄心勃勃發展的無人機第二曲線,剛起步就鬧出負面新聞,可以說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遠憂近慮之下,永悅科技的日子應該不太好過。
1
虧損面擴大、股價下行,永悅科技前景堪憂
永悅科技的主營產品為不飽和聚酯樹脂,一種常被用作復合材料的基體材料,被廣泛應用到多個領域。但主要還是集中在建筑材料、人造石材以及涂料三大領域。
根據2023年三季報的數據,永悅科技實現營收2.37億元,同比微增9.2%。但歸母凈利潤卻是負3067萬元,同比下滑85.3%。
與此同時凈利潤率為負12.95%,相比上年同期的負7.63%有較大的下滑,也進一步表明永悅科技的盈利能力在下降。
由此可見,去年前三季度永悅科技的營收雖然保持了正向增長,但上升幅度較小。并且,入不敷出的問題較為嚴重。
根據永悅科技的解釋,其虧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主業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市場行情不佳,導致公司業績受到了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公司投身于無人機領域,各項運營成本大幅上漲導致的。
從大環境來看,2019年至2022年期間,不飽和聚酯樹脂的產能大幅上漲,結果就是從原本供不應求的局面變為過剩的狀態。但也因為不飽和聚酯樹脂產業鏈的全面爆發,各項原料成本也有所下降,所以不飽和聚酯樹脂在產業鏈當中仍屬于盈利產品。
復盤永悅科技過往十年的財務狀況,可以發現永悅科技的毛利率都不高,說明永悅科技在主業上的經營不算良好。再者,永悅科技的業務體量在近五年來有萎縮的跡象,甚至一度出現過經營困難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經營面遭受重挫的永悅科技,在資本市場上的股價也是風雨飄搖。2023年8月31日,永悅科技的股價為9.45元每股,到了2024年2月8日,收盤價僅為3.38元。短短半年時間,永悅科技的股價跌幅高達64.23%,腰斬過半。
2
雄心勃勃發展副業,卻是一地雞毛
從各方面的現狀來看,永悅科技的確是在“負重前行”。在主業上的失落,永悅科技或許早有準備。2022年的年度經營會議上,永悅科技提出公司已對現有業務重新規劃,形成無人機和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兩大板塊業務。
雖說是兩大板塊,截止到2023年前三季度為止,無人機業務產生的營收只有不到3%的占比。顯然,跨界發展副業并不輕松,不僅前期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且在短期內都無法確認成效。
在進軍無人機市場后,相較于2021年,2022年永悅科技的股價表現也隨之上揚。這也說明外界對于無人機業務是有所期待的。
可惜,實際情況并沒有想象中順利,甚至是一地雞毛。
為了發展無人機事業,永悅科技專門全資成立了一家子公司“鹽城永悅智能設備”。公司在2022年2月成立,半年過后就拿下了一單過億元的無人機訂單。但是直到2023年上半年,永悅科技在無人機上產生的收入也只有叁佰萬元而已。
這筆過億訂單實際情況如何尚未弄清楚,永悅科技在2023年8月再次發布公告,指再次簽下了天價合同,一筆高達三億元的無人機訂單。
這筆訂單的金額已經超過了永悅科技在2022年的全年營收總額,因此,消息一經發出便引來無數關注。
隨著天價訂單熱度的上升,在這當中有更多的疑點被挖掘了出來。疑點尚未解決,永悅科技又扔下了一個重磅消息——三億無人機合同正式解除。
經此一役,永悅科技被外界質疑作秀,股價一度跌停。不僅如此,永悅科技還惹上了不少法律糾紛。根據天眼查顯示,永悅科技涉及到的法律訴訟有62條。另外,永悅科技的實控人陳翔涉及一單5億元的借貸糾紛,其名下的永悅科技股份已被司法凍結。
才起步的無人機事業,已經是一地雞毛。更重要的是,永悅科技已經在這當中投入了不少,想要止損也不容易。
2023年前三季度,永悅科技經營成本暴漲。其中,銷售費用1586萬元,同比上漲101.9%;研發費用1269萬元,同比上漲101.2%。顯然,這都是永悅科技為了宣傳和研發無人機產品所付出的代價。
另外,從財報數據中,還能發現永悅科技的債務壓力也在增加。對于永悅科技來說,發展無人機這條第二增長曲線,應當立下軍令狀,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但從過去一年的種種風波來看,永悅科技跨界無人機賽道的這一決定,是福是禍還未可知。
3
無人機燒錢難盈利,永悅科技的競爭力存疑
無人機產業是目前世界上各個國家同時界定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多個國家無人機市場的增長率都比較高。根據我國工信部的文件,預計到2025年國內民用無人機產業的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
在整個無人機的產業里,永悅科技所進入的是“整機制造+場景應用”環節。按照永悅科技的介紹,其目前的經營模式從外部采購無人機各類軟硬件和零配件,經過整機組裝之后再進行出售。
既然永悅科技以無人機產品作為第二增長曲線,又是否具備一定的競爭實力呢?畢竟,無人機與原本的主營業務,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
從現時的無人機市場來看,粗略可分為軍用、民用兩大類。永悅科技所生產的無人機,就是針對后者。
民用無人機有消費級和工業級兩大類,比如用于農林植保市場的就是工業級無人機。此前永悅科技所簽下的三億訂單,就是這類型的產品。
雖然永悅科技在去年投入了過千萬的研發資金,但與市面上其他無人機企業的研發投入相比,還是杯水車薪。比如無人機新貴企業“極飛科技”在2021上半年的研發投入就達到了8130萬元,更別提無人機專利狂魔“大疆”的研發支出了。
無人機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產品的升級迭代速度較快,相關技術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如果永悅科技的技術和創新能力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其市場競爭力將大大削弱。
值得說明的是,盡管無人機產業“錢景”美好,但現實層面上的絆腳石非常多。尤其是工業級無人機需要有專門的駕駛員,這部分人才目前較為稀缺,導致無人機市場的發展無法快速推進。
這也就意味著,短期內的市場容量是有限的。除了大疆以外,目前行業內的幾個頭部玩家觀典防務、縱橫股份、極飛科技等營收規模都沒能超過10億元。這種情況下,市場很難再容下更多新玩家下場。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悅科技作為新人玩家,進入還是全然陌生的新領域,其風險之大可想而知。另外,無人機屬于“燒錢”的賽道,即便是幾位頭部玩家也尚未逃開虧損的命運。
當然,無人機作為新興產業,肯定需要經歷最初的爬坡階段。只是如今狀況并不算好的永悅科技,是否有抵御各種危機與風險的實力?結合永悅科技的財務狀況、業績表現,恐怕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4
結語
實際上,自2017年在A股上市后,永悅科技的表現可謂乏善可陳,期間也無重大利好消息。此番跨界無人機賽道,或許也是兵行險招,奮力一搏。
無人機作為新興產業,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都呈現快速上升的增長趨勢。從這個角度來看,永悅科技跨界至此也相當合理。若能在無人機市場干出一番事業,相信就能盡早扭轉業績頹勢。
只是,在主業經營面尚存有較大憂患的時期,副業也還在剛啟動階段,永悅科技需要克服的難題不是一星半點的多。但商場上,向來是機會和挑戰并存。永悅科技日后的表現,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