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國產運動品牌“躺著”就能賺錢的時代嗎?
在日前發布的2023年財報中,安踏體育(以下簡稱“安踏”)和特步國際(以下簡稱“特步”)都用了“再創新高”來肯定了過去一年成績,李寧和361度雖然沒將“再創新高”放進財報中,不過2023年兩家企業營收分別增長了7%和21%。
業績增長的背后,我們更關注的是,在“理性消費”“性價比時代”當道之時,國產“四大”運動品牌,是如何擴大生意邊界,通過做長生意邏輯來突破自身發展天花板。
01
安踏首次闖進600億俱樂部
對于安踏來說,過去的2023年當然是一個“肥年”,623.56億營收、102.36凈利潤都超過了李寧、特步、361度之和,而后三者的營收、凈利潤分別為275.98億、31.87億;143.46億、10.3億以及84.23億、9.61億。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安踏首次闖進600億元俱樂部,而安踏品牌也憑著9.3%的增長速度成為首個突破300億元的國產運動品牌。根據安踏財報,2023年安踏品牌營收303.06億元。要知道,安踏在2019年的營收為339.3億,四年的時間,安踏營收幾乎翻倍,安踏品牌營收也幾乎比肩2019年的整個集團營收。
增長的不止是安踏,特步、361度都在2023年迎來營收、凈利潤雙增長,只有李寧表現略顯疲軟,也是“四大國產運動品牌”中唯一一個“增收不增利”的品牌。
如果簡單的看數字,似乎運動品牌“躺著就把錢賺了”,但其實并沒那么簡單。
為了將安踏品牌帶進中國“頂級商場”,安踏品牌CEO徐陽穿梭于各個城市商場“做路演”;
徐陽在說服商場“接納”安踏的時候,“特步公主”丁佳敏可能正在抖音上分享“在自家公司上班”“全家都是總裁”“運動品牌主理人一周穿搭不重樣挑戰”等體驗,在抖音,丁佳敏是擁有66.5萬粉絲的“特步集團大粉頭”;在特步,丁佳敏則負責特步2021年新開拓的“半糖系列”女裝,2023年還增加了潮牌廠牌“X基因系列”,聯手代言人王鶴棣推出“新D球環保系列”;
而李寧則忙于收購、開拓新產品線、布局奧萊和購物中心,361度在籌開全國首個“三號賽道俱樂部”……種種跡象表明,為了尋求高質量增長,運動品牌們正在努力抓住更大眾的市場和更細分的人群。
02
尋求更大的市場
其實比“更大眾的市場”叫法更精確的是“更大的市場”。
這是因為品牌們對“大眾市場”理解正在生變,此前行業講到“大眾市場”,更多是指去三四線城市開店,或者是開在一二線城市的街邊店鋪,但是如今的“大眾市場”則從“下沉”變為“向上”,這在安踏品牌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僅以北京市場為例,從去年開始安踏品牌分別開進王府井、合生匯、三里屯等“頂流商場”,成功改寫了此前布局的“游戲規則”,與FILA、迪桑特、始祖鳥們一起,擴大商場中的“安踏勢力”。
但是不管是此前的“下沉”還是現在的“向上”,都清晰的傳達出,品牌想要被更多的人看見,道理很簡單,只有“被看見”才能“擴大消費人群”,才能擁有更大的市場。
“被看見”的第一步是“戰略改變”。
《聯商網》在翻閱安踏、李寧、特步、361度財報中發現,女性業務、兒童業務等是過去一年四家企業的關注重點,這些戰略在2024年也依然在延續。
安踏對“女性業務”增長信心十足:現代女性注重健康,熱愛跑步、健身或瑜伽等運動,而且對比男性,女性在運動方面的消費能力更強,亦更加樂于嘗鮮,令女性成為消費市場的主要動力。這股風潮將有利于結合體育和時裝元素的運動休閑市場的發展,帶動中國運動服裝品牌的業務增長,亦成為行業發展的另一個主要動力。
“女性業務”無疑是安踏想說的新故事,“概念性話語”也被轉化為“實際行動力”。
去年10月安踏收購Maia Active,這是一家創立于2016年的瑜伽品牌,被譽為lululemon的平替,根據媒體公開報道,Maia Active2022年營收已經超過5億元,且已經實現盈利,不過2023年財報中,安踏并未披露Maia Active具體表現,只是再次強調目的——強化女性業務。
根據安踏規劃,女子品類到2025年流水規模目標接近200億元。
李寧在女性業務上也頻頻出手,2016年引入了美國品牌Danskin進軍中國市場,2021年推出李寧女子時尚運動線;同樣在2021年,特步推出了全新品類“半糖系列”,并且官宣迪麗熱巴成為代言人,而特步女子品類主理人正是創始人丁水波的二女兒丁佳敏;361度也在加碼女性品類,接連推出“新肌褲3.0”及“新動褲1.0”等多款產品,女性業務成為品牌“做大市場”的第一個共識。
第二個共識則是兒童業務。
其實兒童業務一直是運動品牌的重點,這從開店數量上可以窺得一二。
截至2023年底,安踏兒童、李寧YOUNG、特步兒童、361度兒童門店數量分別為2778、1428、1703、2545家,相比2022年年底分別凈增加99、120、183、257家。
在品牌“謹慎開店”甚至“戰略收縮”之際,從開店速度就能看出運動品牌對兒童業務的“偏愛”。
值得注意的是,安踏旗下滑雪品牌迪桑特在2023年首次進軍童裝領域,主打高端專業兒童裝備,搶占冰雪領域;安踏兒童推出全新系列安踏少年,在成都、長沙國際金融中心開設旗艦店,以“未來賽場”為主題;
李寧在2023年1月推出李寧YOUNG首家城市旗艦店;
特步兒童與上海體育大學和清華大學孵化團隊倚瀾科技合作推出“特步100 2.0 PRO”;
361度兒童推出彈力簧跑鞋3.0、風透跑鞋4.0等新品,涉及跑步、跳繩、籃球、足球等品類……戶外運動風已經吹到了兒童領域,“布局未來”成為運動品牌的統一動作。
安踏在財報中指出隨著戶外、兒童及女性等市場快速增長,運動鞋服的新場景和新品類的機會在不斷涌現。
還有一個版塊不容忽視——出海業務。
對于安踏、李寧、特步和361度來說,要想成為全球性品牌,除了收購國際品牌外,主動出海也是重要渠道。
2023年2月,安踏成立東南亞國際業務部,在新加坡、菲律賓等核心商圈開展直營零售業務,集團零售總裁王華友負責集團內各品牌在東南亞市場的業務;安踏品牌借助代言人歐文推出的球鞋“歐文一代”,在今年3月正式進入美國市場爭奪鞋墻,撬開海外市場。
“打開新市場”更直觀有效的方式還有“開店”,并且是開能夠代表品牌文化和價值觀的“旗艦店”“特色店”。
安踏品牌在2023年先后在北京王府井開出旗艦店、在合生匯開出安踏作品集黑標店,今年又在三里屯開出安踏作品集白標店,這是兩家以“鞋”作為主打品類的門店;KOLON SPORT在上海上生新所開出首家品牌文化中心店“KOLON 1973”,成為品牌在中國市場面積最大的獨棟實體店;
李寧不斷擴張購物中心和奧萊渠道業務版圖,在超級奧萊渠道實現了重大突破;
特步旗下索康尼于2023年6月在上海正大廣場開設首家第三代形象店,蓋世威持續加速在中國內地高線城市高端購物中心開設門店,帕拉丁在中國內地多個高線城市開設新店以擴充業務版圖;
361度在杭州開出亞運旗艦店……這些新店無疑都被品牌寄予厚望,通過品牌形象傳達和文化輸出,吸引顧客進店,擴大品牌影響力,并將影響力轉化為銷量,這是一條理想的良性生態鏈。
但是挑戰也正是在此,每進入一家新商場或者新地區,品牌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體系和客群,該用什么樣的“貨”來滿足商場“定位”和“用戶需求”,是品牌擴大市場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就是品牌如何服務好更細分的人群,這決定這品牌設定好的生態鏈能否正常運轉。
03
服務更細分的人群
徐陽在接受《晚點LatePost》采訪時表示:“安踏的消費者主要兩大類,一類是學生,一類是父母輩中年人,中間那群畢業后來到城市的人去哪里了?為什么他們一畢業就不買安踏了,他們在買什么?這就是安踏的機會。”
機會就在眼前,關鍵是怎么抓住?
安踏的策略是用更獨特的商品服務更細分的人群。
一個最直觀的案例是安踏作品集的“黑白之分”,白標店要開在更高級別的商圈,售賣的產品會更稀缺,而黑標店則要更“大眾”。
特步和361度的策略是用“俱樂部”的方式來服務細分人群。
比如特步瞄準了跑步,特步跑鞋穿著率居中國馬拉松第一,所以特步特別為專業跑者打造“260X”碳板跑鞋,為大眾跑者推出“360X”碳板跑鞋。為了吸引更多跑者加入,特步加速開設“跑步俱樂部”,2023年10月,特步在西安大明宮開出跑步俱樂部,成為全球首個位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世界遺產內的跑步俱樂部,截至2023年底,中國內地有65家特步跑步俱樂部,特跑族會員人數超過200萬。
361度則通過“三號賽道”“觸地即燃”和“女子健身局”等自有IP賽事及活動樹立專業品牌形象,2023年在廈門成立全國首個“三號賽道俱樂部”,提升對專業跑者、精英跑者影響力。
寫在最后
徐陽在公開演講中一直強調,安踏要考慮的是在存量市場怎么做增量,比如說怎么讓專業跑鞋和大眾跑鞋形成矩陣?如何通過商品組合、運營提升、商品提升,來獲得客單價的提升?
這也是所有品牌在今天面臨的共同難題,更“要命”的是,他們也還困在同樣的競爭體系,因為策略過于相似——女性、兒童、戶外、籃球、鞋、賽事、俱樂部……從商品到營銷模式再到未來看好的賽道,運動品牌的發展似乎走不出“固定模版”。
好在改變也在發生,安踏品牌的“一盤貨、一種模型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下發展”理論或許能給品牌帶來更多新思考,面對新消費趨勢該做出哪些改變,隨著安踏走進頂級購物中心,誰又能排除未來在頂級購物中心看到特步的可能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