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萌寵,撬動不只千億市場。
日本經濟學家曾提出過一個“貓咪經濟學”的觀點,大意指不管經濟多么困難,民眾對貓及其相關產品的熱情一直保持高漲,因此無論涉及哪個領域,只要用好了貓咪,就一定能夠獲利。
映射到國內的寵物賽道,盡管前幾年經濟受到新冠疫情的沖擊,類似餐飲、旅游等消費產業苦苦煎熬,但中國寵物產業規模仍以高于20%的增速飛速發展,2022年市場規模已達到4936億元。
這是一個與經濟周期相悖的產業,在壓力驟增、孤獨交織的高樓大廈間,反而更見其頑強的韌性。
【投融界研究院195期】
副鎮長下海經商,“狗糧”賣到全球
2005年,在一個停產多年、破舊不堪的潤滑油廠里,時任陽谷縣安樂鎮副鎮長的秦華,放下多年努力得來的“官位”,抵押了房子,拿出全部積蓄87萬元準備開一家寵物食品廠房。
37歲的中年拋下高官厚祿,裸辭去一個不熟悉的領域冒險創業,這個“不理智”的行為,理所當然地在當時得到了親朋好友的一致反對。
但充分調研市場后的秦華卻十分堅持,認為國內禽肉產業有健全的產業鏈,聊城又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再加上勞動力優勢,這個項目不可能失敗。
彼時,國外的寵物產業已十分發達,人們對寵物的熱愛遠遠超出當時國人想象,貓貓狗狗喜愛食用的雞胸肉和鴨胸肉售價也很高,而這些東西在國內價格卻十分低廉。
嗅到商機后不畏風險、果敢出手的秦華,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其注冊的聊城乖寶寵物用品有限公司向外商報出價格后,工廠還沒開始生產,一些美國客戶就來到中國了解工廠,并試探性地給了5個集裝箱的訂單。
最初,雙方的合作采用的是OEM模式,即代工貼牌。為了把握好國外寵物喜歡的口味,沒有任何生產經驗的秦華不惜“以身試糧”,將國外買來的一大堆各色狗糧貓糧一一開包品嘗,用自己的色覺味覺來尋找適合的口味。
順利完成第一批寵物雞胸肉出口的乖寶寵物,隨后火力全開,出口量連續四年翻番,產品銷往歐美、日韓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客戶包括沃爾瑪、斯馬克、品譜等全球大型零售商和知名寵物品牌運營商。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
2013年初,美國發起以技術性貿易壁壘為特征的中美貿易戰,以境外寵物食品代工業務為主的乖寶寵物正處于“風暴”中心,出口額瞬間從2012年的1.5億美金斷崖式下滑至2013年的2000萬美金。
跌入谷底的秦華面對無力改變的困局,不得不重新審視乖寶寵物的發展“航道”,在探尋中摸索“新出路”。
隨著寵物管理政策進一步放開,國內養寵人群不斷擴大,帶動國內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看好國內市場的秦華將乖寶寵物的銷售主場從國外轉移至國內,并憑借多年代工積累的生產線,創建自有品牌“麥富迪”。
當時恰逢國內電商平臺窗口期,果敢的秦華再次展現了其當斷則斷的魄力。
為打破舊團隊“做工廠”的思維模式,秦華建立了一支更年輕更專業的團隊,引入快消品人才,并與天貓、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合作,持續布局線上銷售渠道。
將自有品牌主銷國內之時,秦華還引入國外品牌。
2021 年,乖寶收購了美國雀巢旗下知名寵物品牌Waggin‘ Train,瞄準高端寵物食品賽道。同年,乖寶寵物還拿下了新西蘭品牌K9 Natural和Feline Natural的中國區域總代理商,對該品牌產品在中國區域進行銷售。
一系列調整后,乖寶不僅在美國市場開始慢慢回升,而且還成功將產品推向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業績屢創新高。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乖寶寵物食品營收已到達34個億。
去年,在乖寶寵物的三大業務中,自有品牌的收入占比逐年上升——達到61%;OEM/ODM 模式主要應對歐美、日韓等海外市場,同期收入占比35%;品牌代理收入作為相對較新的業務,收入占比約 4%。
今年,乖寶寵物成功在創業板上市,首日市值突破200億元。
千億市場,只是剛剛起步
“貓奴狗奴”撐起的不只秦華的200億,乖寶寵物也不是第一家上市的寵物企業。
這幾年,寵物食品行業備受資本市場青睞,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人們居家時間增多,又為寵物市場添了一把“火”。不少企業已經成功上市,或者正在沖擊上市的路上。
2017年,中寵股份、佩蒂股份兩大寵物食品龍頭企業成功在深交所上市;2022年,路斯股份、源飛寵物及天元寵物先后上市,而這些國內寵物賽道的頭部企業,發展的“套路”也異曲同工。
成立于1998年中寵股份,以 OEM/ODM 方式出口寵物零食進入國際市場,成為知名海外寵物食品用品品牌代工廠商,隨后以自主品牌在國內市場發力;佩蒂股份、路斯股份也都是靠海外代工起家,然后進軍國內市場。
這些做海外代工出身的企業,一邊繼續深挖海外成熟市場的潛力和價值,一邊在國內開拓蠻荒市場。
作為寵物賽道的新興市場,中國寵物市場雖然經過30年的發展,出了一批上市企業,但整個賽道依然處于“青春期”。
乖寶寵物招股書數據顯示,2012-2021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復合增長24.4%至2400億元,目前我國養寵滲透率(20%左右)相較于美國(70%左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從產品競爭力而言,目前,全球寵物食品八強均為美國企業,前五大企業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58%,瑪氏和雀巢普瑞納穩居第一梯隊,收入均為千億級別。
盡管我國已有不少自主品牌,但高端產品依然由國外主導。
2022年,寵物(犬、貓)飼料產品占進口飼料登記證總數的占比從20%提高到了近50%。犬貓飼料進口量從2016年前不足1萬噸,快速增長到10萬噸以上。
“對于我國來講,寵物產業提升和發展的空間都很大。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預計未來10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寵物市場。”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寵物飼料(食品)分會會長、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所長秦玉昌介紹說。
熱衷“鏟屎”的年輕人,不差錢的“單身狗”
從2020年的4900多億元,到2025年預計的8000億元,在寵物產業規模迅速擴張的背后,是無數熱衷于當“鏟屎官”的“單身狗”。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務工、就業、求學等多種方式,涌入到經濟發展相對較好的城市中。
背井離鄉的年輕人、被動留守的老年人,讓原本以血緣關系為依托的大家庭陪伴模式逐漸瓦解,國內家庭結構呈現出典型的“小型化”、“獨居化”特性。
獨處于鋼筋水泥“叢林”的年輕人,為了自己的孤獨情緒有“人”回應,轉而將情感寄托在養寵上,推動了近些年的寵物熱潮。
2022年,我國飼養犬貓的人群數量達到7043萬人,較2021年增加2.91%,其中全國城鎮養犬人數為3412萬人,養貓人數為3631萬人,而根據《2022年中國貓科診療報告》,20-30歲的年輕人為養貓主體人群,占養貓者總數的62%。
唯一的陪伴、心靈的寄托,雜糅著情感元素的寵物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寵物”,而是陪伴一生的朋友,守護在身邊的“家人”。
角色的轉變,讓與寵物相關的家庭支出迅速增加。
數據顯示,寵物主中家庭月收入在1.5萬元以上的寵物主比例高達72%,且女性養寵物比例更高;寵物主在寵物的消費上,單只犬年均消費2634元,單只貓年均消費1826元。
“養寵物就像養一個孩子。”月薪八千的飛飛吃著20元不到的外賣,還不忘給她的“主子”買價值約200元的進口凍干貓糧,“自己不舍得吃,也想給它買好的,太便宜的怕吃了不好。”
在“人不如貓”或“人不如狗”的背后,寵物產業正成為一個新興的藍海。
而撐起這個朝陽產業的,是無數“單身狗”寄托的無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