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手機貼膜在東南亞異常火爆。
如果常刷短視頻,你可能會看到,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夏日小夜市里,一位當地“膜哥”在打火機的輔助下,給嶄新的蘋果手機貼上一整張全包覆薄膜,全程手法精湛,給人帶來一種舒適感。
在曼谷、雅加達等東南亞城市的夜市上,琳瑯滿目的餐飲小吃攤位旁邊,總能看到手機鏈、手機殼等大批手機配件,正在以極便宜的價格散裝零售。其中最熱鬧的,莫過于夜市一排排小臺燈下的手機貼膜服務,攤位前總是擠滿了圍觀人群。
其實泰國夜市早就有經營機殼、換手機屏等業務的攤位了。曼谷夜市的主要客源還是周邊居民,再加上部分游客,但居民和游客的購物品類有所不同。“當地居民消費貼膜居多,而游客則偏愛購買造型可愛的手機殼、充電線等。”常來泰國曼谷旅行的博主Sebas告訴霞光社。
他從2016年就在泰國留學,也對當地電子消費品等消費端市場有所了解。位于曼谷的SuapaMarket,被稱為小規模的“泰版華強北”,這里種類繁多的電子產品維修與零售,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這里購買3個普通手機殼,只需花費120泰銖(折合人民幣約25元),還有很多價位更低的配件商品。而在深圳華強北,大量的手機殼批發價也與“泰版華強北”的價格相差不大。
那么,在東南亞手機配件的銷售現狀如何,擠在東南亞小電子城里賣手機殼的當地老板們真的賺錢嗎?總體來看都是哪些人在銷售,大家在購買時又有哪些偏好?所謂的“泰版華強北”“越版華強北”是真實存在的嗎?
圖源:@Sebas
SuapaMarket555,是曼谷當地一家聚集了大量手機配件賣家的集散商城。
附近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電子產品商店,號稱“全泰國最大的手機批發市場”。離此不遠處,則是泰國唐人街和被稱為“泰版義烏小商品城”的三聘市場。
在曼谷Suapa里,有非常多的手機電子配件攤位。攤位上擺滿了主板、電池等配件,也有成機但是不多,主要是零件。“我觀察了近1小時,發現很多人都是購買零件居多,基本上每家店鋪都附有檢修手機的業務。”Sebas說。
所以嚴格來說,泰國曼谷的SuapaMarket,其實是一個小型的手機零件交易市場。
許多曼谷夜市小販攤位上,五花八門的手機殼、防爆膜等等手機配件,都是從這里進貨,然后“搬運”到各大夜市進行販賣。這幾乎和國內年輕人從深圳華強北“進貨”后,再放到夜市、小店甚至電商平臺上販賣的邏輯如出一轍。
于是這些東南亞夜市手機貼膜的來源地,也被稱為東南亞“小型華強北”。
圖源:@Sebas
泰國只是個縮影。實際上,許多東南亞國家的夜市上貼膜等電子配件貨源,都是來源于國內的電子配件集散中心。例如在菲律賓的Divisoria、Quiapo、Baclaran等批發市場,這些類似于“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商貿小道兩旁,零散分布著眾多電子產品銷售商。
而在電子制造業工廠密布的越南,其手機配件的批發市場雖然沒有形成可觀規模的商場區,但也密布在了河內和胡志明的大街小巷,給這個以消費電子產品體量較大的年輕人為主的國家,提供著電子產品維修和配件服務。
在東南亞諸多分散的“散裝華強北”中,電子產品配件大多都以價格低廉、花樣繁多為特點,從而占據零售優勢。其中,快速倒買倒賣的盈利模式,依然給當地商人提供了大量賺錢機會,成為當地人創業掘金的潛在商機。
這里電子城的老板們,明顯有著特定的熟客群體。
“這里的店鋪比較在意熟客——你看到進去拿個大包小包的,基本都是當地擺地攤的,俗稱“小熟客”;而“大熟客”則是另外一種接待方式,先是有個人在旁邊記型號和數量,然后他們再去柜臺議價、結賬,等店家配貨和調貨后直接安排車送達指定地址。”一位熟悉泰國當地電子配件市場的出海人告訴霞光社。
通常這些需求量較大的客人,都是在泰國各城市商場中做手機維修、貼膜生意的商家。而散客來采購的到手價,相比熟客自然會貴一些,但“不過分,就10-20泰銖的差別”。
這樣的大批發渠道分銷模式,雖然讓這些東南亞的小型電子城看上去像是一個個核心集散地,但很明顯它們并非“最終源頭”。
最終的源頭,還要回到距離曼谷1600公里的中國深圳,華強北。
東南亞國家的雖然被稱為“散裝華強北”,和真正的深圳華強北還是存在著巨大差距。
首先是規模體量上的巨大差異。華強北電子產品和配件的多樣性、規模性,都是東南亞消費電子商鋪無法比擬的。其次,深圳華強北的客戶群體來自五湖四海,除東南亞外還銷往俄羅斯、中東、非洲等地。在華強北,你只要留心,就能時常碰到膚色各異的外國人。
許多人第一次踏足華強北時,總會被善意提醒:“一定要在手上拿一個黑塑料袋,這樣會顯得專業。”
這是因為許多在華強北“收貨”的行家們,總會在挑到好貨之后,把這些最新一批便宜又劃算的零配件或元器件,塞到自己手上的黑色塑料袋中。
深圳華強北,一直以來是電子產品的“圣地”。每天有大量的生意老手和掘金者來此“朝圣”。因此,這里甚至變成了一個知名的旅游打卡地。對于華強北的地位,坊間有一句生動的說法:“深圳華強北打個噴嚏,全國電子產品市場都得感冒。”更早還流傳著“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中國消費電子第一街”的說法。
“在最巔峰的時候,那個場景難以想象。”從十幾年前就在華強北進貨,從事跨境電商貿易的劉老板告訴霞光社。
鼎盛時期的華強北,是輻射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電子產品的大集散基地。每個檔口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日進斗金”,想要加入者“一檔難求”,哪怕是找上來做生意,也還要排隊。大量國內海外電子產品相關商家,在一幢幢樓里進進出出,采購量都不在少數。
然而在2016年之后,一方面伴隨著電商興起的沖擊,另一方面電子產品逐步升級換代,對電子城中的仿制和白牌產品管理愈加規范,一度“野蠻生長”的華強北也開始轉型,進行了大規模的步行街改造。
改造后,不少商家開始分流,流向華南電子城等。但華強北作為產業集群的集散地地位仍在。
事實上,被稱為華南電子城“四大天王”的傲基、有棵樹、賽維和通拓四大電子產品品牌,最初都是華強北的超級賣家。
“時至今日華強北也是有幾十座商場圍起來的街市區域——同樣是賽格通信,有不同的大廈入口,很容易走錯。”一位華強北電子商家介紹道,真正的華強北體量還是非常“恐怖”的,不熟悉環境的人,很容易迷失在里面。“樓里有樓,樓道兩側都是電子產品相關的辦公室。”
電子設備優勝劣汰的速度,相較于其他行業更快。整體產業鏈上的周邊配件,同樣也保持著超高的迭代速度。而在華強北,幾乎都可以找到這些最新電子產品的相關配件組裝,這也是華強北的獨特之處。
尤其是做電子產品跨境電商生意的出海人,一直以來都是華強北的主要客源之一。
東南亞一直是華強北賣家的重點出海市場。從初期的亞馬遜、ebay,到如今東南亞流行的Lazada、Shopee、TikTok等新興東南亞電商渠道,跨境賣家們還是通過華強北的巨大市場尋求貨源,然后把這些最新貨品輸送到海外。
如今的華強北,雖然不復當年隨處可見商機、每日都在創造財富神話的景象,但依然是物美價廉電子產品的聚集地。
在某種程度上,華強北濃縮著中國品牌的成長之路。
“這幾年,我們專門以給手機貼膜為業的少了很多。反觀東南亞的手機貼膜熱,有點像是我們十年前那樣的情形。”
事實上,中國年輕人對手機膜的需求越來越高,動輒20-30元以上,甚至80多元一張的高檔手機膜非常常見。而在東南亞諸國的夜市,折合人民幣10余元的一張手機膜,剛好貼合當地年輕人的消費水平,也更符合路邊貼膜為業的小商販的消費群體。
羅永浩在錘子手機創業時代,就曾在節目中感嘆手機配件行業的巨大利潤:
“我有1499、1799、2299(的產品),1499沒什么利潤,1799微利,但是不如賣背殼和保護套。今天最幸福的是中國人,只有在中國才有這么價廉物美的東西。”
如今,通過出海的方式,這些“物美價廉的東西”已席卷到了東南亞。各類電子產品通過進貨-集散-分銷的模式,肉眼可見地被“復制”到泰國、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諸國。
根據Meta發布的《家電及3C產品出海白皮書》,東南亞正在成為中國消費電子企業尋求海外擴張的重心之一。
東南亞有著大量的年輕消費群體,東南亞各國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市場收入逐年升高,這顯然是一個值得關注并可繼續挖掘的市場。例如菲律賓2023年的消費電子市場收入就預計可達91.51億美元,電子產品的普及必然催生了對電子配件的需求。
東南亞市場的智能手機格局特征明顯,傳音、Realme,以及紅米、華為等機型在東南亞較為流行,東南亞的年輕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品牌機中的性價比機型。再加上東南亞電商普及程度不及國內,許多電子產品配件零售生意仍有極大利潤空間。
哪怕手機殼、手機膜、充電線等等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物件,背后仍有巨大的利潤鏈。例如,在東南亞國家的一個白牌電子產品轉接頭,售價甚至比中國還要貴。
靠著這類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家,并一路走到上市的國內公司不在少數。
最典型的就是在今年6月30日正式向深交所主板遞交招股書的品勝電子。而2020年就在深交所上市的安克創新,也早就開始了出海之路,且整體出海業務非常可觀,境外業務占比超過了96%。
但比起國內成規模的電子產品制造與快速迭代,東南亞的零散“華強北”都是非綜合性的,并沒有完整的產業鏈,甚至大多數商品都是“madeinChina”。
“大多數東南亞電子城,還是成品二道販子。”大多數華強北商家認為,所謂的“泰版華強北”“越版華強北”,和真正的深圳華強北,“完全不是一回事兒”“沒有第二個完整產業鏈,也沒有第二個華強北”。
雖然芯片等電子元件制造已然向東南亞國家轉移,但東南亞的電子產品制造依然停留在半成品組裝層面。這使得東南亞本土分布的電子城,其中許多產品也是來自于國內華強北市場的二次集散。
“華強北是世界的華強北,東南亞的所謂‘華強北’只能說是當地最大集散電子城的一個代稱。”一位商家說。他們始終認為,單純從手機鏈、手機殼、手機膜等低價配件,以及手機維修等服務,完全無法詮釋華強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