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說今年買榴蓮堪比炒期*,我算是體會到了。”Andy如是說。
“4月前半月買,23.9/斤,4月后半月買,26.9/斤,5月前半月買,29.9/斤,5月后半月買,39.9/斤。每買一次我都心疼且后悔,上一次為什么沒有多買一點呢!”每每分享自己的購榴蓮經歷,Andy都是“痛心疾首”。
顯然,Andy的反應并非個例。今年4月以來,榴蓮的相關話題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就沒斷過,“榴蓮漲價”、“榴蓮降價”、“榴蓮盲盒”、“報恩榴蓮”、“報仇榴蓮”、“榴蓮貴”……每一個話題熱搜都流露著真情實感,將這些話題串聯,上演的則是大家今年購買榴蓮的“消費獨白”。
而高聲量的榴蓮熱搜背后,也牽動著榴蓮的實際銷量。僅前四個月,中國進口的榴蓮量已遠超往年同期。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國進口鮮榴蓮一共9.1萬噸,是近五年同期進口數量最高的一年。4月份,全國進口鮮榴蓮一共22.07萬噸,遠超2019年4月份的12.7萬噸。
無論是頻登熱搜,還是遠超同期的進口量,無一不顯示著當下大眾對榴蓮的喜愛。一反往常的超高熱度,打破了榴蓮供給狀態的平衡,也直接導致了一波“漲價潮”的來襲。5月份以來,全國榴蓮市場均價已經從4月底的20多元/斤漲至40元/斤,榴蓮就此從“水果之王”變成了“錢包刺客”。
2023年的春夏,誰也沒想到榴蓮竟成為了水果圈的“主角”。只是,彼時還被稱為“小眾水果”的榴蓮,如今已肉眼可見的成為了“大眾產品”。
曾幾何時,榴蓮還是一個讓大家聞味色變的存在,很多人因無法接受榴蓮特有的味道,而將其拒之門外。同時,榴蓮“進口水果”的標簽,也意味著在價格上阻擋了眾多“潛在用戶”發現美味。
但是近幾年,尤其是今年,我們能發現的是榴蓮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常見了,甚至一躍成為了“大眾水果”。
今年4月初到5月中旬,美團買菜的榴蓮銷量對比去年同期整體增長約711%,其中上海、武漢兩地的銷量,對比去年更是增長達40倍和20倍以上。1-5月份叮咚買菜馬來西亞樹熟貓山王銷量相較于去年增加了近20倍。
據鯨參謀數據顯示,4月份京東榴蓮銷量超41萬件,同比增長410%+,銷售額超5100萬元,同比增長320%+。
顯然,2023年榴蓮成了水果圈的“頂流”。或許大家會有疑問,怎么“口味小眾、價格小眾”的榴蓮突然就火起來了?
但其實今年榴蓮的“爆火”一切都有跡可循。
首先,多年的市場教育不斷地提升榴蓮在消費端的接受度。例如,通過越來越多出現的榴蓮制品及榴蓮口味食品,不斷觸探著消費者口味“底線”。如銷量一直高居不下的網紅蛋糕“榴蓮千層”;國潮推動著中式糕點的復興,榴蓮酥成了熱門;還有榴蓮糖、榴蓮味薯片、榴蓮冰淇淋、榴蓮茶飲等,高頻地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吸引更多的人愛上榴蓮。同時,榴蓮營養價值的科普也在輔助著榴蓮成為“大眾水果”。
其次,消費升級的同時,市場的消費主體也在變化。眾所周知,年輕人正在成為如今的消費主力。而這群“消費主力”的顯著特征就是:舍得花錢、愛享受生活、喜歡新鮮感,而榴蓮則正中下懷。據媒體調查,榴蓮消費者里,26~35歲用戶占比達51.12%,16~25歲占比達10.38%。也就是說,超6成榴蓮是被年輕人買走的。
同時,“榴蓮盲盒”在社交媒體走紅,掀起了跟風熱。由于榴蓮果肉被厚厚的外殼所包裹,沒有打開之前,人們并不能確定自己買的榴蓮有幾房果肉,果肉的大小以及品質,開榴蓮具有一定“賭”的成份在里面,因此榴蓮也被大家戲謔為“盲盒”。
而“盲盒”身上的獵奇性、未知性可以說在榴蓮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有手氣好的開到了5房皮薄肉大的“報恩榴蓮”,但也有開到皮厚肉小,反差強烈的“榴蓮糖”。剝榴蓮視頻的解壓,開榴蓮視頻的驚喜,也引起了一眾消費者的跟風。越來越多的用戶購買榴蓮后,主動將開盲盒經歷上傳零售平臺及社交媒體,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榴蓮銷量大增。有數據顯示,抖音上“榴蓮盲盒”相關話題有接近50億次的播放量,而小紅書上也有逾7萬篇“開榴蓮”相關筆記。
6月17日,試營業中的盒馬杭州國芳天街店,長達六個多小時的僅“開榴蓮”直播,吸引了40.4萬網友在線圍觀。試營業第一天,門店開榴蓮、烤榴蓮區域引發眾多消費者圍觀,“榴蓮”成為了當日門店線下銷售榜一商品。與此同時,盒馬與航空物流合作,全程4-10度冷鏈運輸,最快36個小時內將泰國采摘的新鮮榴蓮上架盒馬門店,且杭州盒馬在試點用X光挑選榴蓮,且如有僵果、死包,可享退換,為消費者的“盲盒體驗”保駕護航。
最后,回到榴蓮進口供應鏈本身。隨著“中老鐵路”的正式運行,大大縮短了榴蓮從原產地到國內的運輸時長,最快三天便可運至國內。與此同時,運輸過程中的關鍵——冷鏈工藝技術的不斷提升,也讓榴蓮在國內的供給更加有質有量。
無論是口味習慣的養成,還是“榴蓮盲盒”的獵奇感,在全方位地助推下,2023年榴蓮迎來了“高光時刻”。
只是,當全民的熱情逐漸進入高潮,榴蓮卻化身“錢包刺客”把“刀”伸向了大眾消費者。
毫無疑問,國人對榴蓮的空前熱情,讓整個市場陷入了供貨量不足的情境。
而供需平衡被打破,帶來的則是榴蓮價格的“一路狂飆”。5月中旬前,榴蓮的價格還基本維持在30元以內,到了中旬之后,榴蓮漲價一發不可收拾,全國平均價格突破了40元/斤,有的甚至飆到了90元/斤。一時間,“榴蓮貴”的話題被推上了熱搜。
那么為什么一個月之內,榴蓮的價格變化如此之大呢?
據【潮汐商業評論】了解,4月份,泰國東部的榴蓮集中上市,產量較大,所以價格下降。而到了五月份,需求量明顯增加,原批次榴蓮已無法完全供應,而原產地已成熟區域榴蓮逐漸結束采摘,且其他區域榴蓮尚未成熟,因此市場出現“缺貨期”,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且庫存緊張。
據行業內人士向【潮汐商業評論】介紹,“6月以來,泰國東部的第三茬和南部區域的金枕榴蓮已陸續上市,以及越南干堯榴蓮的大批量上市。泰國榴蓮的價格會有所下降,但回不到5月上旬的價格了?!?/span>
截至目前,天貓超市的4-5斤的金枕榴蓮價格已回落至148元/個,預計每斤的價格在30元左右。美團買菜5斤左右的金枕榴蓮單個價格為149元,每斤的價格也在30元左右。而觀察線下多家超市,金枕榴蓮價格已跌落35.9元/斤。
如果說,過往提到榴蓮,我們能想到的只有泰國的金枕和馬來西亞的貓山王,那么今后我們在產地榴蓮的選擇上將會更加多元。2022年7月,中國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越南鮮食榴蓮進口。2023年1月7日海關總署又發布公告,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菲律賓鮮食榴蓮進口。
如今隨著政策的支持,國內榴蓮的品種也將越發多元化,而消費者也能品嘗到來自東南亞各國的榴蓮。據榴蓮市場反饋,菲律賓的普雅、越南的干堯都已進入了中國市場,且品質不錯。同時,如今已經上市的越南干堯榴蓮,憑借比金枕更實惠的價格,深受消費者歡迎。據了解,線下零售市場越南干堯榴蓮的價格在14.9元/斤-19.9元/斤,價格不等。
越南、菲律賓榴蓮的上市無疑分走了泰國金枕在國內的部分市場,而影響金枕在國內根深蒂固位置的核心關鍵就在于:更低的價格。
于是,第一批國產榴蓮即將成熟的新聞,讓不少國內消費者除了對口感的期待外,更是對國產榴蓮能否將榴蓮價格打下來“寄予厚望”。據央視新聞報道,目前,海南省三亞育才生態區榴蓮基地種植的1400畝榴蓮已掛上幼果,將于今年6月成熟上市,預計產量可達3500斤/畝。
國產榴蓮的上線無疑能夠省去更多的進口運輸成本,價格也自然會下降。但實際上,短時間內要想實現榴蓮自由還并不現實。與東南亞榴梿相比,海南的榴梿產業還處于初級階段,且榴蓮生長條件嚴苛,種植難度大、成本高,雖然如今種植面積已超過3萬畝,但今年產量只有50噸左右,商業化量產還需時日,短期內難以實現以量換價。
截至目前,泰國金枕榴蓮的價格已有所回落,越南的干堯榴蓮也出現在了國內消費者視野里,市場供給重回平衡狀態。
但這場榴蓮漲價風波的背后,引發的則是一場供應鏈上的深思。
盡管我國具備全世界絕大部分的環境氣候形式,但真正能夠滿足榴蓮生產條件的省份為數不多,即便是已經種上國產榴蓮的海南,也曾一度被研究人員定了“海南不適合種榴蓮”的結論。
因此,長期以來中國榴蓮多依賴進口。而正是因為只能依賴進口,以及國內不可忽視的市場需求量,今年榴蓮的爆火,也吸引著大量資本拿著熱錢進場。據泰國尖竹汶府第六區農業研究與發展辦公室農業部登記數據顯示,2023年3月9日,榴蓮分揀包裝廠數量已達519家,同時還有一批正在準備注冊中的“入局者”。此外,國內零售商、大量的背包客也紛紛“下海掏金”。
雖然有更多資本的介入,但榴蓮的種植區域和產量并未增加,因此果園搶果的競爭更為激烈了。據媒體報道,在泰國,當產地出現好多收購商時,果農則會互相端著不賣,然后大家通過競標,誰的出價高誰就能拿到貨。而泰國果農對國內市場狀況也了如指掌,逢年過節泰國果農就漲價,甚至辛巴帶貨的情形在泰國社交網絡上也有果農互相宣傳。
與此同時,即便是高價收到了榴蓮,高昂的運輸成本也是入局者難以避及的,再加上榴蓮儲存條件的嚴格,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
一邊是產地收貨價的一路攀升,一邊是物流公司的高運費,這場“榴蓮爭奪戰”注定是少數淘金者的勝利。
而榴蓮市場的現狀,其實也是中國進口水果市場的縮影,中間商過多、物流不暢、成本過高……種種問題的背后拼得則是完整的產業鏈條,從而需要源頭上解決成本和效率的問題。
目前來看,國內參與到進口水果零售市場及分銷市場的企業有洪九果品、佳農、鑫榮懋、宏輝果蔬、百果園等水果供應鏈企業,有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平臺,也有互聯網巨頭,如阿里、京東、美團、拼多多等入局。一面向上整合種植基地,改變上游分散局面,一面向下通過互聯網收集訂單形成采購規模,提升供應鏈規模和效率。
例如,在水果供應鏈端,洪九果品深入布局水果原產地,在當地建立選品、加工工廠,有穩定的物流運輸保障,并嚴格管控貨柜在途情況,最終通過不同渠道分銷至終端,采、運、銷全業務鏈的集成管控,把可見風險降到了最低。
而在零售終端,也有企業致力于把全球好物送到消費者手中。例如盒馬,一般情況下榴蓮5-6年才剛剛成型,10年才能有品質好的果子。通常榴蓮掛果110天開始采收,但是為了能夠提升消費者的榴蓮購買體驗,盒馬將榴蓮掛果時間延長到125天。并且在此期間需要人工不斷檢查果子的熟度以及果肉是否飽滿。同時,榴蓮本身非?!皨蓺狻保慷鄴煲惶旃麑τ诤罄m的運輸都是增加難度。固在運輸過程中,盒馬全程監測車廂的溫度、濕度以及二氧化碳濃度,以盡可能降低運輸損耗。
在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進口水果上,也可以看出盒馬的不斷耕耘。2019年,盒馬在馬來西亞承包了500英畝的果園,為消費者第一時間送上最新鮮的貓山王榴蓮。今年4月,盒馬與13家全球知名的零售集團、國際品牌、全球協會、咨詢公司在上海簽訂戰略合作。同時,盒馬還宣布將在全球設立8大采購中心。今年年初以來,與盒馬達成合作的海外零售商已經達到33家。在“絲路電商云品海購”活動上,盒馬與泰國、越南、柬埔寨、塞浦路斯、俄羅斯、意大利6個“一帶一路”國家合作伙伴簽署商品貿易合作協議。
我們將視線重回消費端,無論是如洪九果品的供應鏈企業,還是如盒馬鮮生的零售終端,種植、采摘、包裝、運輸、銷售等環節都是價值的流轉,而榴蓮漲價的本身就是供不應求帶來的市場行為,但事實上,價格的起伏波動和消費者的爭相追逐,恰恰是商業最有趣的部分。這種“看不見”的博弈,讓“買和賣”這場看似普通的價值傳遞,顯得生動而有趣。而深處這場傳遞中的各方參與者也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部分。
“其實價格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好吃啊,今晚打算搶一個剛下來的金枕嘗嘗,好期待??!”Andy興奮道。
你看,商業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