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選“水果之王”,車厘子也要靠邊站,榴蓮當之無愧。
昨天我家附近的水果超市開業,榴蓮大促銷,花費99元巨資購買了一顆mini榴蓮,千挑萬選,買定離手,某一瞬間,我覺得自己正身處東南亞的賭石現場,押上了全部身家。
結果當場開出1.5斤榴蓮肉(帶核),讓我頓時感覺被割了。
傳說中的“報恩”榴蓮我是沒遇到,倒是抖音上開榴蓮的年輕人一個一個的被“報恩”,慕了!
這屆年輕人到底有多愛榴蓮?
不僅吃出了一個百億市場,均價200塊一顆的榴蓮說炫就炫,雖然人人直呼肉疼,但對這款“臭臭”水果的愛卻從未停止。
●圖源:Angkor資訊
最近,快手一哥辛巴在泰國賣榴蓮,一出手就賣了162萬顆,總重量超4800噸,成交額近3億元。本以為要實現榴蓮自由了,結果榴蓮卻漲價了。
“背鍋”的辛巴遭全網謾罵,但更令我好奇的是,到底誰在操控年輕人的“榴蓮自由”?
被“誣陷”的辛巴
話題還要從五一節前聊起,彼時有媒體報道,不少水果店、超市內的榴蓮價格已降至20元/斤左右,僅需百元即有機會拿下整只榴蓮。
●圖源:南方日報
一時間,#‘五一’后或能實現榴蓮自由#、#榴蓮價格終于打下來了#等話題登上了熱搜。網友直呼“10元3斤不遠了”。
本以為節后可以狂炫三斤,結果迅速被一盆冷水澆下。5月7日辛巴一場泰國直播賣貨狂賣了162萬顆榴蓮之后,價格又漲回去了。
社交平臺上,不少批發商表示,榴蓮價格從每斤20多塊重新回到33塊,就這一兩個星期,一件貨都漲了100多元了。
●圖源:微博
上漲的“罪魁禍首”直指辛巴,稱其在直播間炒貨,導致市場上的榴蓮不賣散戶了。
對于這種說法,辛巴在5月11日的直播中予以否認,表示自己總共才賣了200條柜的榴蓮,分1個月發貨,昨天(5月10日)才發了3條柜,有人在用他炒作價格。
5月12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站在了辛巴一方。稱經核查,相關內容為不實消息。
●圖源:微博
事實也的確如此,辛巴并沒有這么大的能量。
據海關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榴蓮進口總量為82.5萬噸,價值40.3億美元,其中78萬噸來自泰國。辛選此次直播間榴蓮銷量約4800噸,即榴蓮帶貨量占比僅為0.58%,按照這一標準計算,辛巴單場直播成交量,近乎于旺季時全中國一天的榴蓮進口量。
這樣極小的占比,與所謂壟斷相去甚遠。
很大程度上來說,是辛巴直播賣榴蓮恰好遇上了榴蓮價格上漲,結果惹了一身騷。
直播間能拉低火箭的價格,卻打不下榴蓮的價格,夠魔幻!
誰在操控“榴蓮自由”?
市場經濟之下,供需關系是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榴蓮也不例外。
一個泰國榴蓮要真正到消費者手上,要經過3到4道環節。榴蓮從產地倉到國內倉是第一道環節,接下來發往水果批發市場是第二道環節,再到商超和水果門店第三道環節。
榴蓮總共要經過一級批發/二級批發甚至三級這層層的關卡后,才能真正進入消費者家中。
這些中間過程的層層加碼,大大增加了消費者購買榴蓮的成本。
另外,作為一款季節性農產品,榴蓮價格受季節性的影響也異常明顯。
從供需來看,2023年1-3月,中國鮮榴蓮進口量為9.14萬噸,同比上漲約154%。換算下來,今年第一季度多了2220萬個榴蓮進入中國市場。
從產地供應來看,中國進口的主要是泰國榴蓮,其進口總額占比高達96%,泰國榴蓮是中國市場上的“絕對主流”。
據泰媒報道稱,2023年泰國東部地區榴蓮產量預計為756,465噸,較2022增加3.3%,4月份產量最高。
按此推算,如今泰國榴蓮已過了產量最高峰期,價格上漲也實屬正常。
而從去年起,越南和菲律賓才獲準進口鮮食榴蓮,東南亞鮮食榴蓮來源國形成“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
但相較于泰國榴蓮搭上中老鐵路的“快車”,依靠海運的菲律賓榴蓮和并不經過越南的中老鐵路,都讓兩國的榴蓮與泰國榴蓮并沒有價格優勢。
當然,作為一款幾乎全靠進口的農產品,高昂的價格注定是榴蓮撕不掉的標簽。
除了受原產地產量以及交通運輸因素的影響,更大的定價權其實掌握在中間商和頭部品牌手里。
就拿辛巴此次帶貨泰國榴蓮來說,雖然身在泰國,但還是沒有繞開國內的中間商。
據通過辛巴直播間曬單的網友可知,辛巴售賣的榴蓮來自于一家叫“江楠鮮品生鮮專營店”的店鋪,而這家店鋪的背后正是“亞洲最大蔬果市場”——江南市場。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果菜集散地之一,江南市場是各類水果進入中國的第一站,進口水果占到了全國進口水果交易總量的過半份額,是進口水果價格的“制定者”。
僅作為提供撮合交易服務的辛巴遠沒有“定制”榴蓮價格的能力,正如辛巴所說:到底是誰在炒價格?我把榴蓮透明賣影響誰的利益了?
依我看,大概率是觸動了國內一級批發商們的利益,以至囤貨導致的榴蓮價格上漲。
而國內的頭部榴蓮品牌們顯然也有這樣的能力。
據了解,佳沃JOYVIO、洪九果品、楊氏果業是目前國內排名靠前的榴蓮B端、C端品牌。
以佳沃JOYVIO為例,其采用產地直采的模式,并建設有榴蓮工廠,不僅是泰國榴蓮行業內專業度非常高的工廠,也是在泰國最大的工廠之一。
由于這些頭部品牌掌控著榴蓮的產地,自然也左右著榴蓮的價格。
雖然電商化之后優化了榴蓮的中間環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榴蓮的價格,但品牌化的溢價又把榴蓮價格推向新的高度。
我們離榴蓮自由還有多遠?
雖然辛巴的泰國之行號稱給家人們謀福利,但仔細對比其直播間的榴蓮價格會發現:
三款榴蓮售價分別為5.5斤以上的170;6.5斤以上的每顆190;7斤以上的229元。這其實與國內此前榴蓮市場平均價格相差并不大。
辛巴沒有把榴蓮的價格打下來,但絲毫沒有影響年輕人對榴蓮的愛。
數據顯示榴蓮消費者里26~35歲占比達51.12%,16~25歲占比達10.38%。也就是說,超6成榴蓮被年輕人買走。
年輕人為何鐘愛榴蓮?
這背后當然有市場炒作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一種味蕾的快感。有人說榴蓮綿密的口感讓人欲罷不能,一天不吃都饞得不行。
也有人說,就喜歡榴蓮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味覺與嗅覺的雙重挑逗。
但不管怎樣,榴蓮的重口味確實如螺螄粉一樣,成為了當代年輕人欲罷不能的心頭好。
不止于味蕾的享受,榴蓮更成為了社交媒體上新的“社交貨幣”。
現在的年輕人從“開榴蓮”中找到了快樂的源泉,“開榴蓮”已然成為了新的流量密碼。
開出好的你高興,開出不好的跟你有什么關系,這種“隔岸觀火”的刺激感讓人欲罷不能。
也正是得益于年輕人的這份“偏愛”,讓榴蓮頻頻登上輿論中央。
但真正讓我們遠離“榴蓮自由”的,還是供需關系的不平衡。
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市場榴蓮的進口量為22萬噸,到2021年該數據增長至82萬噸,2022年的榴蓮進口總量也有82.5萬噸,整個6年時間獲得四倍增長。
進口量雖高,但需求量更大。每年預計需求量高達130萬噸,而泰國和馬來西亞的供應量只有一半左右。
常年的賣方市場,讓榴蓮屬于稀缺性單品,身居水果“奢侈品”的高位。
真是應了陳奕迅的那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供需關系不解決,“榴蓮自由”就是一句空談。
好消息是,“國產版”榴蓮已掛果,三亞育才生態區榴蓮基地種植的1400畝榴蓮將于今年6月份成熟上市,預計產量可達3500斤/畝。
三亞還準備用3到5年的時間,打造五萬畝產業榴蓮園。
壞消息是,榴蓮出了名的種植難度高,脫離了核心產區,“國產版”榴蓮能俘獲年輕人的味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