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互聯網行業都會出現大批風口,有的是仍在爆發的風口,有的是全新出現的風口。
這些風口的涌現,給眾多互聯網企業帶來了機會,同時,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風險。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里,社區團購退潮,互聯網公司迎來裁員潮,都能看出市場紅利在逐漸消失。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3年,互聯網大廠又將在哪些風口下進行廝殺呢?
本地生活戰火延續
“萬物皆可外賣”的時代已經來臨。
隨著外賣配送平臺的逐步升級,如今不管是餐飲美食、蔬菜水果,還是鮮花綠植、醫藥用品等,都能實現30分鐘即配即送。
可以說,即時零售時代已經正式開啟了,而這一點也體現在各互聯網平臺的頻繁布局中。
2022年8月,抖音與餓了么官宣達成戰略合作,12月抖音與達達、順豐同城、閃送、UU跑腿相繼宣布合作,將“視頻版外賣”落到了實處。
從“心動外賣”到“團購配送”,抖音一步步把本地生活培養成了平臺的第二增長曲線。
除了抖音,京東通過生鮮、社區團購等模式加速融入本地市場,同時也在悄悄布局外賣業務。
而另一邊,美團也不甘示弱。
2022年10月,蘇寧易購宣布與美團達成戰略合作,3C家電最快實現30分鐘送達。
同年12月,美團還測試了一款名為“美團圈圈探店”的微信小程序,主要為探店達人提供接單、收益結算等綜合服務。
除此之外,高德將吃喝玩樂等多種本地生活服務聚合到一起;百度以小程序為接口,增加了本地生活相關服務功能;拼多多也開始在APP內開設玩樂頻道。
然而,之所以加快外賣配送的布局,無非是因為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宅經濟”開始盛行,消費者對即時配送的需求越來越大。
《2022年中國即時零售發展報告》顯示,即時零售增長迅速,未來幾年,即時零售市場將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復合增長率將在50%左右。
整體來看,行業具有強勁的增長動力和巨大的增長空間,預計到2026年底,即時零售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同時,伴隨著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外賣配送的種類逐漸豐富,覆蓋范圍越來越廣。
不同于發展多年的傳統電商,本地生活近兩年才迎來紅利時代。
數據顯示,預計從2020年至2025年,我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將由19.5萬億元達到35.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2.6%。
正是由于市場前景廣闊,外賣業務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各互聯網大廠的“新戰場”。
而這場“外賣之戰”在2022年才正式打響,2023年必然會再度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元宇宙持續火熱
要說2022年互聯網科技行業的年度熱詞有什么,這其中,必然少不了元宇宙的身影。
近日,百度沸點聯合鳳凰網科技發布的“2022年度十大科技熱詞”榜單中,“元宇宙”登上榜首,也進一步展現了元宇宙的火爆程度。
(圖源:鳳凰網科技)
而從國內各互聯網大廠的行動中,也足見他們對元宇宙新風口的重視。
2022年,網易在旗下游戲《逆水寒》中復刻了一座元宇宙版的稻城亞丁,同時也在發力數字藏品和虛擬人等元宇宙內容,另外,網易還力推了元宇宙產品“瑤臺”。
今年1月1日,由網易聯合茅臺打造的“巽風數字世界”正式上線。
從中不難看出,網易對元宇宙的野心正在逐漸顯露出來。
阿里巴巴方面,主要將元宇宙與電商結合在一起,從APP入口、購物場景和營銷方式等方面進行布局。
以營銷為例,阿里巴巴推出了《MOMagazine》數字雜志,這是行業內首本以元宇宙為內容介質定位的數字雜志,上線不到兩天就超過40萬用戶進行體驗。
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正在打造依托于元宇宙技術的全新消費購物場景。
騰訊方面,2022年春節期間,QQ上線了“超級QQ秀”,引起業內關于騰訊進軍元宇宙的各種討論。
同年6月,騰訊控股向公司員工宣布正式成立“擴展現實”部門的消息傳出,這意味著,騰訊正式開始押注虛擬世界的元宇宙概念。
然而,除了國內互聯網大廠不斷布局元宇宙之外,海外企業也沒有停下腳步。
2022年以來,蘋果公司在元宇宙領域動作頻頻。
2022年2月,蘋果被傳出正在進行AR/VR頭顯的第二階段工程驗證測試;3月,蘋果申請了觸覺手套專利;在2022年最后一個專利申請日,美國商標和專利局還批準并公示了蘋果的一項智能戒指專利。
除此之外,蘋果還計劃在2023年正式發布其AR頭顯。
有業內人士表示,蘋果進軍元宇宙,有望直接帶飛整個產業。
從整個行業來看,2023年可能是元宇宙確定發展方向的關鍵一年。
如果說,2022年國內外互聯網大廠只是站在元宇宙的大門前,那么在2023年,誰能取得主動權,進一步抓住用戶的心,誰就能成功主導未來的元宇宙時代。
互聯網醫療迎來高速增長
近期,互聯網醫療再度被疫情催火,呈現需求井噴之勢。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規模達2230億元,同比增長43.87%。預計2022年將達到3099億元,2023年突破3647億元。
(圖源:中商情報網)
此外,截至2022年6月,我國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達3億,較2021年12月增長196萬,占網民整體的28.5%。
也就是說,在線醫療的使用率正持續上升,整個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而隨著疫情逐步開放后,我國又陸續發布了多條支持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政策。
例如,去年12月,國務院、中共中央聯合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中提出,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等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國內醫藥市場規模還在持續擴大,但滲透率始終不高。
2019年,我國醫藥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964億元,滲透率僅達0.93%,到2020年,交易規模飆升為1876億元,而滲透率只有1.21%。
顯然,醫藥電商目前的滲透率較低,行業還在發展初期。
不過,這也意味著,互聯網醫療擁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在2023年也會是十分值得期待的風口之一。
面對如此巨大的互聯網醫療市場,國內大廠早已開展布局。
目前,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兩個醫藥電商平臺。
京東健康方面,財報顯示,2022上半年其收入同比增長48.3%,其中,醫藥和健康品的銷售額達到175億元,同比增長了48.6%。
阿里健康方面,財報顯示,2022年,阿里健康自營的醫藥電商業務收入達到179億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4倍多,其中,2022年處方藥業務收入同比上漲127.3%。
另一邊,字節跳動作為醫療健康領域的新人,也是動作不斷。
目前,其已經通過自研、投資、并購,初步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布局。
不過,就當下來說,字節跳動在醫療健康領域,與京東、阿里巴巴還有不小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醫療的前景廣闊,但站在行業前列的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始終是以藥品銷售為核心,產業生態并不完善,距離成為合格的互聯網醫療平臺,還很遠。
換句話說,當前互聯網醫療風口已至,至于哪個平臺能脫穎而出,就看誰能找到破局關鍵了。
言歸正傳,風口就是機會,它意味著一個行業正處于紅利期。
而在2023年,互聯網大廠們能否抓住這三大風口,講出新的故事,也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