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會議問答涉及財政金融、助企紓困、科技創新、養老和教育等諸多與企業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的熱門話題。
? 關于財政金融
去年,面對新冠疫情的罕見沖擊,我國新增財政資金規模2萬億元,絕大部分都是用于市場主體和民生急需,主要是減稅降費,保基本民生。而且采取了直達機制,就是把這些“救命錢”最快7天時間直達基層,來保證基層減稅降費、穩崗等財力,很快就見到效果。
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去年,我們沒有搞寬松政策,或者說所謂量化寬松,今年也就沒有必要‘急轉彎’,還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著力穩固經濟,推動向好。”
在財政金融方面,要“一減、一增、一穩中有降”。“一減”,就是減少中央政府本級支出,各級政府都要帶頭過緊日子;“一增”,就是擴大直達資金范圍,讓基層和市場主體感到支持力度不減,這樣能夠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穩中有降”,就是在穩定杠桿率的同時,引導金融企業合理讓利,使中小微企業融資更便利、融資成本做到穩中有降。
? 關于助企紓困
記者會上,總理透露,“十三五”期間的五年,我國市場主體增加了6000萬戶。現在市場主體總數已經達到一億三千多萬戶,而且去年個體工商戶又新增1000多萬戶,從8000多萬戶增加到9000多萬戶,帶動兩億多人就業。市場主體的活力激發了,活躍度提高了,這是政府推進改革的努力方向。
總理強調:“今年我們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還是要繼續圍著市場主體轉,這就需要繼續推進‘放管服’,讓市場主體不僅生存,而且活躍。”
從審批環節方面來說,要繼續減環節、減材料、減費用、減時限。一方面為市場主體減負,另一方面讓他們松綁,放開手腳去競爭。
從創新監管方式來說,要放管并重,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這都是改革。支持“互聯網+”、物聯網這些新業態,但是對于坑蒙拐騙、造假失信,或者利用新業態的旗號去搞詐騙、非法集資的,就要堅決打擊。
從政務服務方面來說,要進一步優化,為企業重質量、守誠信、精工細作去提高產品和服務競爭力來營造環境。對于政務服務中那些涉及企業、人民群眾經常要辦的事項,要努力做到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讓市場主體有更強的活力,社會有創造力。
? 關于科技創新
要建設科技強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必須打牢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這個根基。
“目前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還不高,尤其是基礎研究投入只占到研發投入的6%,而發達國家通常是15%到25%。我們下一步要加大基礎研究的投入,還要繼續改革科技體制。”總理指出:“企業是創新的主體。”
十四五”期間政府會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同時要更多地依靠社會力量來加大研發投入,所以要增加“全社會”這個口徑下的研發投入。
在研發費用方面,今年采取對制造業研發費用投入加計扣除100%的措施,這實際上是一個稅收優惠措施,就是想通過市場化普惠制的辦法,使企業投資研發有動力。
在研發人才方面,一方面要讓領軍拔尖人才脫穎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眾創”局面的形成,推動了應用創新,也給整體上的創新帶來了更大空間。
? 關于養老和教育
在回答記者問題時,總理著重表示:“教育和健康關系到每個家庭和國家與民族的未來。對于事關人人、事關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義務教育和基本醫療,各級政府都一定要把它扛在肩上。”
總理還指出:“中國的老齡人口已經有兩億六千萬,老齡產業也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朝陽產業,它帶來了多樣化的需求。”
今年,政府總支出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廣的民生領域傾斜,特別是義務教育和基本醫療。如果下半年經濟持續向好,那么會下更大的力度把財政支出,包括債務支出投向這些領域。
今年,要多措并舉加大對縣鄉醫院、衛生院的投入,對于擴大門診費醫保報銷和常見病藥品報銷范圍、降低藥品和高值醫療耗材價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的措施。
今年,要通過引導社會力量來興辦社區服務業,盡可能在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持,給家庭在養老托幼方面不僅減輕一點負擔,也多一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