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裝滿可食用冰塊的透明塑料冰杯,讓不少消費者在今年夏天體驗到了DIY冰飲的快樂。
果汁、酒、咖啡、牛奶、氣泡水,只要你喜歡都可以將其與冰杯結合。葡萄汁、氣泡水和冰杯搭配,一杯“葡萄冷萃”就做好了。
然而冰杯本身卻并不便宜。一個冰杯的組成是180g的冰+一個塑料密封杯,這個組合在便利店里要賣3.5元,相當于一瓶可樂的價錢。按成本核算,三塊錢你應該能買到的不是一杯冰塊而是一堆冰塊。但今天,3.5的冰杯卻有不少消費者為其買單。
夏天似乎是一個“刺客”頻出的季節。去歲好不容易送走“雪糕刺客”,今年又殺來了“冰杯刺客”。
自制冰飲成夏日時尚單品
冰杯越賣越好,“是誰在買3.5元一杯的冰杯”順勢登上熱搜。
冰杯的流行,并不僅僅是因為它能制作出清涼解暑的夏日冰飲。通過冰杯的制飲過程,消費者收獲的是DIY自己喜歡的飲料的快樂。
從實用性角度來看,便利店的冰杯提供了一種即時可得的冷卻方式。省略了繁瑣的制冰程序,消費者只需在便利店便可輕松購得,加入自己喜愛的飲品后迅速制成清涼爽口的冷飲。對于冰杯愛好者而言,3.5元買的不只是降溫解暑,還有一條高質量的朋友圈。
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飲品DIY話題一直居高不下,自制冰杯飲品自然而然成為了今夏新的焦點。無論是搭配咖啡、茶飲、牛奶,還是果汁、雞尾酒、金酒,冰杯都能與之完美融合,不少網友將自己的DIY的冰杯飲品分享到社交平臺上,推動了全網“冰杯”熱。
小紅書上使用冰杯自制冰飲的做法
拋開現實的需求之外,冰杯的制作過程讓消費者有了儀式感和參與感。此外,冰杯的外形搭配各種顏色的飲品,拿在手中十分吸睛,這種自制的時尚單品簡單易得,便利店的廣泛布局和便捷服務也為冰杯的流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線下便利店上架的冰杯,通過不同的價格和口味,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投融界研究院記者在一家全家便利店看到,店內一共上架了四個品牌的冰杯。最常見的是食用冰杯和食用冰球杯,價格為3.5元和8.9元;還有一種是大包裝的“食用冰袋”,8.8元一包。除了原味冰杯,8.8元/杯的鴨屎香凍檸茶冰和6.8元/杯的茉莉花茶風味冰,也頗受歡迎。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冰杯的回頭客。有網友表示,在辦公室里用冰杯嘗試了兩次自制冰拿鐵之后不再復購,選擇了網購的冰格滿足制冰需求。“冰杯一次就要3.5,買三次冰杯就夠買一個可重復使用的冰格了。”
“小冰杯”撬動630億元“大市場”
冰杯生意的火爆,讓更多入局者聞風而來。
在天眼查上搜索“制冰”,顯示出來的目前相關企業已突破1.1萬家,與“冰杯”相關聯的專利、企業信息等搜索約有上百條。
“冰杯+”成為了今年盒馬力拓的新品之一,去年熱銷款是咖啡冰杯,今年又新增了百香果、葡萄等各類含果汁冰杯,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DIY搭配選擇。冰杯的品類拓展是盒馬布局冰品消費市場的重要一環。
除了便利店和盒馬這樣的商超之外,冰杯還吸引了蜜雪冰城、農夫山泉等眾多知名企業入局。蜜雪冰城日前悄然上線了冰杯產品,一大杯冰塊只要1元,刷新市場最低價。農夫山泉冰杯則主打品牌溢價,跟便利店冰杯同樣售價3.5元。
隨著更多大企業的涌入,冰杯行業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盈利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據投融界研究院觀察,國內市場冰杯消費增長空間很大。相關預測數據顯示,我國冰杯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在2026年達到630億元。日韓冰杯銷量為國內市場規模提供了參考坐標:日本便利店一次性冰杯的年消費量高達25.7億杯,比瓶裝水賣得都要好。在韓國,冰杯同樣是便利店銷冠產品。
上游冰塊廠家同樣感受到了冰杯市場的旺盛需求。
上海的一家冰塊工廠,是羅森便利店的冰杯供貨商之一。據廠商負責人老陸介紹,冰杯生意是一年比一年好,現在用戶對冰杯的接受度大大提高,這一點直接反應在了產能和銷量上。現在他們公司的兩個工廠現在都在緊鑼密鼓地安排增加機器,擴大產能。去年他們一天冰塊產能是25噸,今年一天產能30噸,并且能全部銷售完,不留庫存。
老陸稱,冰杯的整個銷售期是8個月的時間,算下來差不多有7000多噸。產品主要銷往上海、廣州。他們公司除了為便利店供貨,也為樂樂茶、桂源鋪、老娘舅等奶茶餐飲店提供袋裝冰塊,還為一些冰塊品牌做貼牌代工。
而市面上的冰杯質量之所以參差不齊,區別主要在杯子上。據投融界研究院了解,很多品牌的冰杯,杯子都是自行采購第三方的。質量差的杯子,在冰柜里直接就凍裂了。制冰技術上,農夫山泉過濾3遍水,有的工廠還會過濾更多次,只有一點雜質都沒有的水,才能做出透明的冰。
而冰杯的定價,除了制冰過程和杯子包裝,還受運費的影響。冰杯的成本平均不超過1元,三四塊錢的冰杯主要是貴在運費上,運輸過程需全程制冷。
一名經銷商透露,一家生意好的冰杯供應商,一個夏天僅便利店渠道就能貢獻高達5000萬元的銷售額。幾家知名冰杯工廠的年銷量疊加起來,或能高達數億杯。
但這并不能代表冰杯就是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
首先,自制冰飲的天花板并不高,冰杯到底能流行一時還是能做長久生意,未來的可持續性依舊存疑。一位蜜雪冰城的加盟商表示,消費降級時代,冰杯火爆的本質在“杯”不在“冰”。一瓶可樂+冰杯,成本不到6元,遠低于麥當勞或肯德基9-12元的可樂。流行風潮上,年輕人注重的是DIY的儀式感。然而這股“流行風潮”何時會吹走,我們卻不得而知。
其次,純水冰杯拉高客單價很難,4元已經是天花板。一旦超過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大家可能就會轉頭去尋找性價比更高的替代品。
最后,冰杯的保質期通常為一年。冰極限經銷商表示,賣不出去的冰杯,最后會被銷毀。
結語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今年,冰杯成為火起來的細分賽道。隨著頭部企業介入,對于冰杯熱度的提升有一定的價值。冰杯行業涌現新入局者,行業也有望迎來百花齊放的周期,“從整體來看,冰杯的花樣、款式和口味將更加豐富多元。當競爭格局呈現,價格這一塊,應該還有回落的空間。”
在投融界研究院看來,冰杯的流行是一股季節性的時尚風潮,大小廠商同臺競爭,市場格局已經相對固化和穩定。新的入局者,除非拿出更低廉的價格或開發出更具吸引力的冰杯品類,才有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可能。
參考資料
⑴《冰杯帶火DIY消費,這個趨勢會左右品牌嗎?》
⑵《冰杯成本不足1元,商家暴利“割韭菜”?》
⑶《1元冰杯突然爆火!這個新晉“省錢頂流”到底是刺客還是潮流?》
⑷《便利店今夏冰杯賣爆!年輕人追捧,巨頭入局,這是一門好生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