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本就是實體經濟。
所有企業,未來都將是數字化企業。
在“數字化生存”已成現實的今天,順著尼葛洛龐帝式預言的尾音,這兩個結論已呼之欲出。
而支撐兩個命題的關鍵,就在于數實融合。
這兩年,“數字融合”在涉產業話題中出現的頻次越來越高。這次全國兩會上,數實融合就受到了部分委員代表的熱議。
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數字化轉型的孿生議題,便是數實融合。
這顯然是有的放矢:在當下,數實融合鏈接起了許多重要議題——產業升級,企業轉型,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數字產業集群的未來競爭力……
可以預見,在將來,邁入深水區的數實融合,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愈發重要的作用。
01
進入2023年,拼經濟、拼增長、拼發展,成了很多地方和許多企業的頭等大事。
而數實融合,就是拼發展在“產業升級”維度的主要落點。
對地方而言,數實融合是經濟回血的助推器。
可以看到,2023年開年以來,數字經濟已成各地拼發展的著力點,如浙江“新春第一會”提出以更大力度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河南省1月30日發布2023年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方案,濟南市2月1日提出打造數字先鋒城市……
這著眼的,就是數字經濟的“國民經濟穩定器”作用: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支撐宏觀經濟增長的關鍵動能、拉動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規模有望達到50億元,同比增長10%左右,占GDP比重或超過41%,過去十年間,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由20.9%提升到約40%。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傳統發展模式遇到瓶頸之際,數字經濟已成穩增長新引擎。
▲2023年是個拼發展之年,經濟企穩回升,還得靠數實融合。圖片來源:央視專題片
對企業而言,數實融合是撬動新增量的動力源。
經濟回暖,歸根結底,要落腳于一個個產業、行業、企業的復蘇。而產業數字化是“不確定”氣候里最大的確定性機會。
在“要么僵化,要么進化”的“二選一”面前,數字化已成企業拼發展的必選項。把握住了數字化機遇,企業才能行穩致遠。
可以說,數實融合是很多地方和企業“拼發展”最重要的那板斧。
02
值得注意的是,數實融合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產業數字化會由點到線及面再向全產業鏈擴散,會從大型企業向中小企業拓展。
經歷了數字要素零星滲透進實體經濟、數字經濟引領實體經濟發展兩個階段后,數實融合正邁入深水區——也就是業界所說的“開啟3.0時代”。
進入數實融合3.0時代,會出現許多新景象。最近幾天,央視播出的數實融合專題片《數字化浪潮里的“中間人”》就展示了其中三個新景象。
一是中小實體企業“數據意識”開始覺醒。隨著數據要素漸次成為中小企業核心資產,許多中小企業都在邁出數實融合的步子,營銷環節通常是它們的數字化切口。數據顯示,超過40%的中小企業已在內部管理與營銷數字化上做過嘗試。
切實感受到數字化帶來的利好之后,推進業務全盤云化,成了不少中小企業更進一步的動作。
二是區塊鏈技術加速落地第二產業。誕生頭十年,區塊鏈技術雖有技術邏輯卻缺應用場景,但現在,區塊鏈正滲透進實體產業鏈,幫實體企業在“數字可信”的前提下用好數據要素,為企業合作、產業協作降低信任成本。
比如央視專題片中就提到,螞蟻鏈為工程設備租賃企業提供了運營數據可信流轉的解決方案,通過區塊鏈技術錨定設備運行數據,提升了租賃平臺的運營效率。
三是數字化服務商正開啟一個萬億級的新市場。在數實融合初期,產業數字化往往只是單個企業、單一環節的數字化,互聯網平臺提供的通用型底座就夠用。但實體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往往交織成網,單一環節數字化完成后,必然需要全鏈路數字化與之協同。
這時候,平臺企業的標準化數字工具很難滿足差異化定制化需求,以地面作業的以SaaS廠商為主的第三方數字化服務商會成為產業數字化服務的主要供給方,SaaS行業做大的機遇已來。
凡此種種,都是“數實融合步入深水區”的標志。
而融合的深度與廣度拓展,意味著現代生產生活的技術基礎與資源結構會得到煥新式重構,數字技術、數據要素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能得到更充分發揮。
隨之而來的,是實體產業量的增長、質的提升、韌性的增強。而這,正合乎“拼發展”之需。
03
在數實融合步入深水區的節點上,互聯網企業和實體企業“合”著一起拼發展,必然會匯入全民拼發展的大合唱中。
其進階之路,就是要推動數實融合往縱深了走,將數字化觸角伸向以往它難以觸及的領域(如農業)和區間(如中小微企業)。
數實融合不能淺“融”輒止。得看到,我國數實融合雖然邁入了深水區,但目前的整體層次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由于數實融合是涉及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經營管理等各方面的系統工程,這會帶來架構切換的隱性成本,有些實體企業缺乏數字化轉型動力。就算轉了,有的也只是套上數字化的“皮”,對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價值挖掘,遠跟不上數據的爆發式增長態勢。
大量不具備厚實數字化基礎的中小企業,更是囿于不菲的成本與不確定的收益,不敢轉也不會轉。
從數實融合“新基建”的成熟度看,我國產業互聯網跟美國的尚有差距。國務院研究中心2021年6月曾發文指出,相較于美國,我國SaaS“落后十年,十倍差距”。在企業上云比例上,美國也甩中國一大截。
產業數字化的差距,指示了數實融合的進路。去年11月,工信部就專門印發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針對數實融合的痛點與難點,明確要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業務協同、資源整合和數據共享,助力中小企業實現“鏈式”轉型。
鏈式轉型,需要第三方SaaS服務商的數字化轉型服務供給。在全鏈路數字化的框架下,不同行業、定位、規模的企業在HR、IT管理、財務等方面千差萬別的數字化需求,還得靠扎根行業的SaaS服務商去滿足。
▲2021年中國企業級SaaS產業圖譜。圖片來源:艾瑞咨詢
只不過,由于SaaS需要的云計算、數據庫、AI等技術底座屬于底層硬核技術,投入大、回報周期長,超出許多創業型SaaS服務商的能力閾值。
當此之時,為其做嫁衣的重任,就落在了技術沉淀更深厚的互聯網平臺身上。一如螞蟻集團CTO倪行軍所說,在助推中國SaaS服務市場的騰飛方面,互聯網平臺企業應承擔更多責任。
央視專題片中就講到,為跨境電商提供多平臺出海SaaS服務的易倉科技,就面臨大促節點上數據庫穩定性承壓的挑戰,但螞蟻集團自研的原生分布式數據庫OceanBase,為其筑牢了底座、助其頂住了壓力。
如今,螞蟻通過開放數字生態、開放風控、生物識別等平臺原子能力、開放隱私計算、數據庫等底層產品技術,幫SaaS服務商開發好用不貴的數字化工具。
要而言之,互聯網企業和實體企業一起拼發展,還得各取所長、互補短板——數實融合邁入深水區后,最大掣肘仍在供給側。讓數字化轉型服務供給更充分更均衡些,實體經濟從相對僵化的工業經濟形態向融合發展的數字經濟形態轉變,也就能來得更穩更遠。
04
越是拼發展,越要凸顯數實融合的多方位價值,越要拓展數實融合的深度廣度。
說到底,數實融合的時代,也是個經濟發展更富動力和更有活力的時代。數實融合加速,深層次價值最終會輻射到助力“拼發展”上。
在數實融合進入深水區的當下,不難看到,各領域都有數字技術的身影。
如,農戶想要貸款,衛星遙感可充當超級相機,智能工具則可充當“信貸員”;餐飲商家擔心用餐高峰期點餐系統崩潰,分布式數據庫能為其解憂……
而在數字化為實體企業降本增效時,“拼發展”的主題也會得到呼應——拼發展,要的就是降成本、增效率、創造增量價值。
需要厘清的是,數實融合里藏著“拼發展”的動能,但加速推進數實融合,遵循的不只是政策邏輯,更是市場邏輯——它不光是國家層面的需要,也是互聯網企業和實體企業的需要。
畢竟,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實體企業,都急切在彼此融合中尋找新機會、發掘新動能。
知名經濟學家劉世錦曾總結,數實融合上一階段是消費,下一階段進入生產。
對互聯網行業而言,數實融合會帶來應用場景增量:將數字化改造觸角從消費端轉向生產端、從餐桌轉向田間后,數字技術的待墾地會更廣袤、應用場景會更豐富。
在消費互聯網紅利見頂的情境下,這能為中國互聯網企業開辟增量發展空間,讓其云基礎設施得到更高效利用,讓其技術創新找到更大的應用場,進而提升整體創造力和國際競爭力。
信息化專家安筱鵬就說:消費互聯網經歷了激情迸發、百舸爭流的“三峽時代”,正加速與產業互聯網深度融合,進入靜水深流的“楊子江時代”,數字化的江河更寬、更深、更穩、更大,其引領性、基礎性、全局性的作用更加凸顯。
某種程度上,這正是互聯網企業跟實體企業一起拼發展的內生動力。
將這番景象置于產業變革的背景下看,數實融合對“拼發展”的助力,還遠不止在當下。
眼下數字化浪潮正席卷而來,有人將其歸結為“數”業革命——跟工業革命相對,意指這是個不可錯失的歷史機遇期。
而數實融合,是抓住要“數”業革命機會窗口的不二之法。讓數字驅動實體經濟升級躍遷,是其現實價值所在。
到頭來,它瞄準的是“既要,又要”:既要今天的發展,也要明天的發展,要現在也要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