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和16,是這幾天備受關注的兩個數字。
20,說的是優化疫情防控20條。
16,說的是房地產“金融16條”。
在“批發重磅,量產震驚”的標題黨將一手信號體玩得嫻熟,調高了公眾對外部刺激的反應閾值的當下,許多事情已很難再激起太大的波瀾。
但優化防控20條和金融16條,依舊引發了無數人的解讀。
這些解讀,很多都是朝著“事情正在起變化”的方向走。
在此問題上,沒必要用過度闡釋給“大棋黨”繳投名狀,看到一立馬就延伸到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可這不是要排斥那些見微知著的洞見: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變化總寓于細微處。
不必總將變化跟“大棋”關聯,但可以由現在的變化去揣測將來的變化。
01
風起石家莊,浪起輿論場。
輿論對石家莊的聚焦,個中投射了多重想象。
很多爭議順著“換軌變道”的想象展開,由此而來的是大量話語泡沫——陷入“躺平VS死磕”的非此即彼概念陷阱中本就是錯,認為石家莊是“飛地”則是錯上加錯。
石家莊的確調整了步伐,但步子并未邁到優化防控20條劃定的邊界之外。
公共場所不再查驗核酸證明,取消常態化核酸檢測……這些其實是適當松綁。
它與其說是流向的改變,不如說是流速的調整。
常識就是:給緊繃的防疫齒輪適當潤滑,不等于輪子停轉。
但不得不說,在當前語境中,潤滑舉措勢必會被賦予很多積極價值。
畢竟,松綁也是減壓。
應看到,自優化防控20條發布以來,許多有著清晰指向的信息接踵而至:
上海市、福州市、合肥市等多地宣布取消區域全員核酸檢測
進出山東新政策:不查48小時核酸證明、高風險區外溢人員由集中隔離變居家隔離
大連取消每周2次核酸檢測,一般出行無需查看健康碼
廣州多個區取消全員核酸檢測,部分寫字樓取消48小時內核酸要求
中疾控:時空伴隨者只需要三天兩檢,要求其居家隔離是加碼……
這類信息密集出現,被“信號體”捕捉在所難免。
▲多地都在調整防疫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張伯禮說的“新冠病毒毒力趨弱的概率大”“重癥和死亡比例很低”上了熱搜。
張伯禮說這話奇怪嗎?不奇怪。重要嗎?不重要。但奇怪和重要的是,它能上熱搜。
一起上熱搜的,還有“廣州本輪疫情累積感染者33166例,無一例重癥”。
能上熱搜,說明它們已脫敏。
02
很多時候,事情轉變不是從A+B猛然轉為C+D,而是先調為A+B+C,然后是A+C+D,最后是C+D。
從節奏上看,它追求的是漸進式。
從效果上看,它要的是軟著陸。
在A+B完全轉向C+D的大幅調整前,比起急轉彎,“打左燈往右拐”也許是更平緩的過渡方案。
所以要看Turn Signal,也要看實際情況——根據路況適時調整,才是科學駕駛。
就防疫而言,現在的“路況”就擺在那:
人們回歸正常生活的訴求強烈;病毒毒性降低,重癥比例很低;加碼防控會影響社會生產生活,還會加大地方財政壓力……
著眼于此,很多地方都在微調“平衡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的方向盤。
爾后,就看違章警示牌設在哪了。
▲優化防控20條出來后,很多地方都明確治理層層加碼。
如果說,成立工作專班糾治“層層加碼”“一刀切”,是將過度防疫納入了違章之列,那接下來,人們還想看到的是:
跟疫情直接關聯的問責機制,會否出現松動跡象?
這是要害中的要害。
至于“松綁后坊間會擔憂”的擔心,只在其次。
無需夸大一部分人短暫的不適應癥,事實上,眼下需要的是“祛魅”化科普,需要的是避免動輒隔離封控,需要的是讓人們看到松綁后的實際效果。
也許要不了幾天,大家一看,原來的顧慮只是杞人之憂,也就逐漸淡定了。
而防疫政策優化,也不該為了某些人的抖M情結而搖擺。
03
優化防控20條帶來了鏈式反應,房地產“金融16條”也一樣。
金融16條被稱作是“史詩級大救市”,原因很簡單:它的力度遠超以往。
都知道,當下我國房地產行業很難,它正遭遇繼2008年、2015年以來的第三次大調整。
樓市不景氣,意味著什么?
有些人會說:房價下跌。
可那些從事家裝、建材、電器、機械等行業的人會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那些上下游產業也會不振。
隨之出現的,是國民經濟的整體活力被拖累。
以前很多人批房地產行業,批它暴利嗜血,批它助長泡沫,批它擠壓其他類目支出、造成國民消費結構失衡。
但現在,房地產行業“不行”了,很多人又希望它好起來,因為房地產不行會讓太多行業跟著不行。
不是說房地產行業的問題不是問題,而是要如知名經濟學家夏斌所說的:房地產泡沫不能壓,要慢慢釋放。盡量避免休克式療法。
這次金融16條就在“穩樓市”上來得頗具針對性:
延長房地產貨款集中度管理政策過渡期安排,給房貸“兩道紅線”松了綁;
支持開發性政策性銀行提供“保交樓”專項借款,允許房企存量融資合理展期等,給房企融資“三道紅線”松了綁。
▲金融16條的主要措施。
按朋友凱風的說法,這意味著,房地產救市,從保需求、保項目進入保主體階段。
悟飯老師則斷言,自2018年開始的去杠桿操作,2022年11月終于出現階段性拐點。
在此之前,從國家到地方,“穩樓市”的動作不少,或是降低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或是曲線放松限購、推出三孩補貼等,大多是刺激需求端。
需求固然關鍵,可誰都怕買上爛尾期房,都怕首付款剛交開發商就跑。
這次對樓市之癥下的藥,遠不止是999感冒靈:無論是交房壓力,還是擠兌難題,痛點還是資金。
金融16條,就相當于面對著那些求助眼神來了一句:安排——信貸、信托、發債,可以一起上。
再加上之前的“第二支箭”、之后的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統一規定,涵蓋信貸、發債、信托、預售資金等多維度的房企融資端支持體系,齊活了。
大旱遇甘霖,房企已淚奔。
04
不論是跟防疫相關的優化防控20條,還是跟樓市相關的金融16條,都引來了很多關于風向的揣測。
現實中,人們總是習慣于以所謂風向去評估基本面。只不過,風向的復雜多變,又制造出了一堆誤判與打臉。
看重風向的關鍵因由,還在于兩個字——信心。
人們希望在確定性的生活里,解鎖更多的信心,而不是想回趟老家卻遭遇層層加碼,不是交了首付卻打了水漂。
在當下,信心比黃金重要太多。
那怎么增強人們的信心?
答案人言人殊,在我看來,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流動性——讓被阻滯的流動性盡早恢復。
有人的流動性,社會才有活力,社交、工作和親情、友情才可以維系,生活也才有意義感。
有錢的流動性,商業連接才能更緊密,諸多要素才能被激活,經濟社會才能生機盎然。
而優化防控20條,就是在板結化的厚墻上鑿了個洞,給“人的流動”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這樣一來,人們離恢復正常生活更近一步。
金融16條,則是用“錢的流動”,給作為資金密集型產業的房地產行業注入了活水。
恢復房地產行業和購房者的信心,需要很多步,保障資金正常流動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正因如此,在石家莊,商場里、飯館里,活力明顯在恢復。
▲天風證*發表的《天風實地調研:真實的石家莊,到底是什么樣?》中的結論。
來自股市的反饋更加直接:飄紅就是最直觀的“用信心投票”。尤其是房地產股,幾乎是全線大漲。
說白了,股市沒說謊,信心強弱,漲跌盡表。
說到這,有人可能會問:那,優化防控20條和金融16條,到底預示著什么信號或者何種風向?
我不愿意扯什么信號,只想說,但凡是給必要的社會流動性去障消堵的,都是有價值的。開放、流動的步子,有時還可以邁得更大些。
扯點牽強的:20+16=36,這多少會讓人聯想到那句吉祥語——六六大順。
那優化防控20條和金融16條能“六六大順”嗎?
但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