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本屆冬奧會男子冰壺循環(huán)賽結束后,“中國男子冰壺隊的紳士風度”這一詞條沖上熱搜。
當天,中國冰壺隊在比賽中對陣瑞士隊,進入最后一局時,場上出現了“碰壺”事件。瑞士運動員的腳碰到了冰壺,以4:5落后的中國隊本可以選擇將該壺作廢,但全隊討論決定維持原狀。最終,中國隊還是憑實力取得了這場比賽的勝利。
隊長馬秀玥在賽后接受采訪時說:“當時我們都沒有看到對手碰到壺......冰壺是一項紳士運動,我們不會因為對自己有利就做出這樣的決定。”
冰壺這樣一項“紳士運動”,在本屆冬奧上收獲了大量關注。
冰壺小組賽作為本屆冬奧會的揭幕賽,在冬奧正式開幕前就已然開戰(zhàn),而中國隊在第一個比賽日就拿到“開門紅”,極大地鼓舞了大家的情緒。
此外,中國冰壺隊還以極高的顏值在社交媒體頻頻“出圈”,被觀眾們稱為“男帥女美”“分外養(yǎng)眼”,有粉絲甚至為男子冰壺隊員們制作了應援海報。“冰壺拽王”“冰壺顏王”等明星運動員,進一步加深了觀眾對這項冰雪運動的喜愛。
冬奧會帶動了“冰雪熱”,原本作為小眾運動的冰壺也進入了大眾視線。
根據央視財經報道,自今年一月份以來,關于冰壺的搜索量上升了310%。微博上冰壺混雙與不同國家對戰(zhàn)的熱搜超過7條,小紅書上與冰壺有關的筆記超過一萬篇。
在北京、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新穎的冰壺運動成為一些年輕人的心頭好,不少公司會組織員工去冰壺運動中心參加團建,也有家長帶著孩子參與冰壺體驗。
冬奧會熱度下,冰壺產業(yè)真的進入“快車道”了嗎?長期來看,冰壺的場地、資金、國人認知程度等問題能解決嗎?它能不能發(fā)展成一項新興的大眾運動,甚至成為像滑雪一樣的“網紅”運動呢?
“想體驗一次真冰壺太難了”
“散客想體驗一把冰壺太難了!”生活在北京的90后打工人李媛幾次試圖約冰壺場館時間后,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在家里連續(xù)看了幾次冬奧會冰壺比賽之后,李媛對這項玩法很“斯文”的運動產生了興趣。
她本來想和男友一起約一場冰壺館體驗,但事實證明在北京玩一場正規(guī)冰壺沒她想得那么容易。
一是因為冰壺場館可選擇性太窄;二是一場冰壺消費太高,單人幾百塊只能玩一個多小時;三是對散客特別不友好,臨時和別的團隊拼冰道,會覺得有些尷尬。
在某本地生活APP上搜索“冰壺館”,排名靠前的幾乎全都是公司團建策劃類的旱地冰壺項目。真正能實現“冰面運動”的冰壺館,全北京只有兩三家,還有一家在極遠的懷柔地區(qū)。
冰壺館難約,并不影響年輕人們想要體驗冰壺運動的熱情。鄧豫南就在朋友們的邀請下,和大家一起打了一場冰球。
“是真冰,體驗感還不錯。”鄧豫南告訴霞光社。“價格是一個半小時399元/人,我們4個人花了大概1600多,里面還包括自己在淘寶買的意外險。整個場地一看就很規(guī)范,聽說還會有專業(yè)團隊來此訓練。” 鄧豫南說,這項意外險是商家要求必須買的,為了防范冰雪高速運動時可能存在的風險。
雖然花1600多元玩場冰壺,看起來花銷不菲,但相比其他網友的開銷,鄧豫南覺得挺值。有網友稱,他們7至8人的冰壺團建,一共花費了4000多元。
鄧豫南說,雖然這家冰壺館已幾乎是北京市內最好的場地,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規(guī)范的問題。比如當天預定的冰壺費用,需要提前在微信全款轉賬。這讓他覺得不安:畢竟冰壺場地費用不低,如果當天一旦有特殊情況,是否有可能面臨無法退款的情況。此外,場館提供的鞋和頭盔都是重復使用,雖然有一次性襪子,但消毒和衛(wèi)生問題還是令人擔憂。
由于鄧豫南是組團去玩冰壺,所以過程相對順暢。網絡上也有評論稱,如果是單個人散客自己去,還需要和其他團隊拼滑道。
從這些角度來看,目前的冰壺場館更適合團體參與,而不太適合個人體驗,較高的價格也將年輕人去冰壺館體驗的門檻大大拉高。
因而,雖然冰壺場館的客流量在冬奧前后增加了幾倍,像滑雪一樣,成為一項非常吸引年輕人的好玩、小資、新穎的娛樂活動,但這不意味冰壺運動將迎來爆發(fā)契機。
此外,對于商家來說,冰壺運動也依然存在著許多推廣上的困難。比如場地搭建成本高、冰壺運動宣傳力度不夠、客流不足等等。
符合規(guī)則的冰壺場地需要是一個保持得非常平整的長44.5米、寬4.32米的冰道。因為對冰面要求很高,所以搭建這樣一條冰道需要用純凈的蒸餾水澆制。除此之外,冰面下的制冷設備,蒸餾水中添加的其他液體,都會增加冰道成本。
而比賽用的冰壺則造價更高。嚴格來說,手工打造的高端冰壺都是由蘇格蘭凱斯公司、加拿大冰壺石業(yè)公司和美國湯普森公司三家海外公司壟斷。國內造的冰壺,基本上只能稱得上是“仿真冰壺”。
在國際大賽中使用的冰壺,價格多超過12000元人民幣,全場16只冰壺總價超過18萬人民幣。而在大眾市場,普通一個冰壺的市場價也要過萬元,對冰壺館來說投入不小。再加上有限的客流量,更是擠壓了冰壺場館的盈利空間。
民間“低配”:旱地冰球有多火?
既然專業(yè)冰壺運動的價格如此高昂,不少人想出了簡易替代的方法。于是,“自制冰壺”、“旱地冰壺”等應運而生。
對于現在網上很火的冰壺運動,有老北京人說:“這是洋運動,我們小時候都是把煤球在冰上扔出去。”
這類“冰上煤球”,可能就是民間低配冰壺的最初模式。
不久前,內蒙古有一位孫先生,用冰坨子做出了一批冰壺,號稱“不花一分錢”,被網友稱為“民間冰壺的天花板”。他用鐵鏟修出冰壺形狀,又用電鉆打孔,安裝上自制冰壺把手。他花費三小時做了一套冰壺出來,當即在冰面上進行嘗試。
這位孫先生最后沒忍住,一腳把冰壺踹進了紅心。還被網友指出不符合規(guī)定:“不帶上腳的啊,犯規(guī)罰下場。”這類民間冰壺玩法雖然沒按規(guī)則來,但也讓玩家收獲了無限樂趣。
除了用真冰鑿出來的“冰壺”,民間自制冰壺還可以用開水茶壺、蒸鍋、鋁盆等實現,搭配上拖把“刷一刷”,同時還能拖地干家務。
但在市面上使用更廣泛的,是要求比較低的旱地冰壺,也被稱為創(chuàng)新型冰壺,主要是用在公司團建,學校統一組織活動、拓展訓練等場合。
旱地冰壺不需要真冰,好一點的旱地冰壺所用的冰道是靠高分子仿真冰板搭建的,體驗感只略微遜于真冰。它好在能夠實現不受場地和氣溫限制,也不用像真冰冰壺館一樣,時刻需要保證場館內的特定溫度和濕度。在這種場地團建,被宣傳為是“高端輕奢型團建”。
更粗略一點的旱地冰壺,冰道鋪設更為粗糙,摩擦力也大,更像是一個人人可玩的小游戲。除此之外,由冰壺原理改造的桌游挑戰(zhàn)小游戲,也成為團建、聚會的新寵。
目前各大團購網站上,旱地冰壺的團建商家一搜就能顯示出十幾家,幾乎是傳統冰壺場館的十幾倍。
他們的冰壺團建活動價格在60元至200元之間,旱地冰壺經常和其他團建拓展項目搭配出現,平均購買量顯示在幾十單不等,比傳統冰壺多了很多。這類旱地冰壺的規(guī)則要求和真冰壺一樣,但風險性和冰面速度明顯減弱。
圖源:微博
這類冰壺在制作質量上也打了折扣,顯著降低了生產成本。國際賽事的冰壺重量為19.6公斤,而旱地冰壺一個只有10.5公斤,分為帶軸承和不帶軸承兩種。這樣的旱地冰壺,國內的冰壺廠商自己就可以生產,不用原產地歐洲的花崗巖,價格也便宜了很多。
剛剛組織過公司團建旱地冰球游戲的楊非,表示這樣的冰壺也很好玩。“這樣的冰壺好布置場地,大家也容易掌握,又覺得新鮮,關鍵是能體現出團隊協作和商量戰(zhàn)術,尤其適合搞團建。”
比起專業(yè)冰壺的訓練場館來說,旱地冰壺確實更容易做大眾化的推廣,實現盈利。但也失去了冰壺本身自帶的“高端小眾”運動的體驗感。
冰壺,能否抓住“冬奧”契機?
比起“門庭冷落”的冰壺,同樣屬于冬奧項目衍生運動的滑雪,近年已經更多地被大眾認知和喜愛。
挑選高端鮮艷的雪服,買下昂貴的雪板,搭上去外地滑雪的路費和幾天的酒店費用,人們在滑雪上花的錢是冰壺的好幾倍。同樣是冰雪運動,為什么冰壺就不能像滑雪一樣,成為代表現代年輕人高檔生活和時尚體驗的朋友圈“社交貨幣”呢?
事實上,冰壺的娛樂度和觀賞度,并不比滑雪少。
冰壺之所以被稱為“冰上象棋”,正是因為它能把體力運動和腦力運動相結合。當你實際參與過一場冰壺比賽之后,會發(fā)現雖然沒有場上激烈的肢體對抗,但過程一樣十分刺激。一絲一毫的差距都讓人緊張得握緊了拳,實在是一種玩了會上癮的運動。
冰壺“費腦子”的獨有特質,和它的規(guī)則有關:最終目標當然是讓自己陣營的冰壺距離營壘紅色圓心更近。但由于雙方冰壺間產生的相互撞擊,場面瞬息萬變,當下冰壺所占據的位置很有可能在下一輪被擠掉。這就使得雙方團隊必須形成戰(zhàn)略戰(zhàn)術,其中前后謀劃所需的腦力和下棋相比不相上下。
冰道上的謀略之外,冰壺也能滿足體育運動健身鍛煉的實質。從助滑器腳下發(fā)力推出冰壺,到把握力度推向合適距離和方向,運動者腰部、大小腿都要發(fā)力。這讓冰壺運動者雖然看起來非常紳士,但一場下來也能鍛煉肌肉,達到運動目的。
況且冰壺比賽需要大量的溝通和協作,有利于雙方進行溝通交談。再加上冰壺運動天生的“小眾”和“貴族”標簽,如果推廣得當,也能成為一項可以對標“冰上高爾夫”的高端運動,有發(fā)展為網紅運動的潛能。
冬奧給冰壺運動提供了足夠的熱度契機,但冰壺館似乎卻又一次錯過了時機。
無論是在冬奧前的準備宣傳營銷工作,還是冬奧會進行過程中,冰壺館在這項運動被帶火之后的反應速率、服務效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滯后和不足。
以北京市內的冰球館為例,目前的兩家場館都已憑借冬奧熱度沖到了熱門體育場館榜單的前十名。雖然場館很“熱”,但整體評分并不高,兩家場館分別只有3.9和4.1,距離其他排名靠前的體育場館,如滑雪館、沖浪館能拿到的4.9分評價,還有很大差距。
冰壺場館的評分不高,主要原因是源于場館老舊、服務不到位等等。有顧客在評論區(qū)留言稱“到達場館后無人接待”“價格不菲”“人來少了沒意思”,這些都是評分較低的原因。
冬奧會召開之前,冰壺場館本身數量有限,只零星分布在北方少數城市和一線城市中。雖然比起前幾年來冰壺館數量已經增長,也出現了冰壺體驗基地、冰壺俱樂部等新參與形式,但歸根結底依然基本面太小。
冰壺運動未起飛的另一原因,是營銷和服務思維尚未跟上。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自己的冰壺體驗經歷,無疑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分享內容。但由于冰壺場館自身宣傳太少,管理方式又非常傳統,場地也相對簡陋不利于拍照打卡,所以始終沒有形成風潮。
本可以借助冬奧會的“東風”,成為年輕人中火熱的網紅生活方式。可惜冰壺產業(yè)存在的現實問題使得其無法抓住契機。國內大眾冰壺運動的發(fā)展,暫時難以進入快車道。